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崇祯太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哪里来的战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哪里来的战船?(2 / 3)

他整日里有那么多事需要理会,又哪里来的心思去对付一个近乎闲散的国公?

就拿此时来说,在城中各处军营、要点巡了一番便已花了他半日功夫,本来还打算去伤兵营看看却又被人堵住直接拎到了兵部。

“梁侍郎也要处理这么多卷宗?”

看着那高高一摞卷宗,朱慈烺心中咯噔一下,随即便觉头皮一阵发麻。

“回殿下,这些小的们都已处理完毕,平素梁.....”

“无妨,便称梁大人吧。”

话中牵扯到犯官,那老吏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称呼,待到朱慈烺说过之后他才接着说道:“平素梁大人都只是看个结果。”

“那我也只需翻翻就可以了?”

“是。”

听到这话,朱慈烺长长舒了一口气,可当他正准备萧规曹随之时却心念一动,绕过单独摆在桌上的那本,从册子堆中随便抽出一本翻了起来。

前次议功之时,梁云构便以首级之数卡死了对参战将士的功赏,这次安顿兵部勘核功赏之时朱慈烺便叮嘱他们要将士卒表现考虑进来。

只是这百余年来都是注重首功而忽略战功,他还是有些好奇兵部这些胥吏书办是如何施为的。

“不错,这些都是你们自己想出来的?”

朱慈烺翻了几页之后便不由称赞了起来。

他抽到的这本记载的是当夜有突出表现的民壮,其上不但对民壮功劳有大略描述,更有本人、小旗官和勘验人的画押。

数项叠加下来不但大大提高了作假的难度,更能在发现问题后进行追查。

当然,若想作假定然还有百般方法,可世间哪有完美的系统?

于此时的朱慈烺而言当用便最为紧要的事,至于其他却也只能等到发现漏洞后再行弥补了。

“回殿下,小的们不敢贪功,这些都是翻过洪武年间的记录后定出来的。”

“嗯,做的不错,能想到翻阅记录也说明你们是用了心的。”

夸赞的话毕竟只非些唾沫,朱慈烺自然不会吝惜半分。

可在这么几日便将士卒的战场表现勘核清楚,这帮胥吏书办定然是费了老鼻子劲的,他又如何好意思只用些便宜话就将人打发了?

“完了找纪先生支十两银子,便算我请你们吃酒了。”

“这....这都是我等份内的事,不敢当殿下另行赏赐啊。”

十两银子看着不多,但平摊到个人,在外面吃上一顿当还能给家中添上些菜蔬副食,自然也算不得少。

“行了,你们去忙吧。”

朱慈烺笑着说了一句,随后便将单独摆在桌上的册子拿了起来。

此战意义重大,不仅对清军造成了极大杀伤,更是直接毁掉了鞑子粮草,所以在发放功赏之时朱慈烺便显得格外大方。

银钱自不必说,根据所属部队承担的任务和个人表现,均有不同数量的奖赏,最为难得的是还有二三十名表现极为突出的士卒获得了世袭军职。

向仁生率宿卫营奔袭数百里,达成任务后又领军安全返回,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此战唯一一个世袭百户。

常冠林与阎应元的表现虽也不差,但由于没有参加突袭镇江的任务,所以只得了个世袭小旗。

最倒霉的便是徐仁爵,他虽也参加了此战,但由于全程都在协调民壮行动且未能独领一军的关系,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世袭军职和自己擦肩而过。

若按过去以首功为重的算法,那这一战功劳最大的当是那些民壮。

他们虽达不到每人都有击杀程度,但因着人数的关系,总击杀数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几支人马。

但要是按着新的计功方法,将战场表现、任务难易程度和对整个战局的作用考虑进去的话,那他们便要末尾陪跑了。

由此当可看出改变计功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翻了一阵,朱慈烺发觉所定功赏与自己所想大体一致便将册子合上,朝着侯在一旁年老书办问道:“补充民壮是不是也需兵部登记在册?”

“回殿下,几位将军已挑选完毕,小的们正在造册登记。”

从最开始,朱慈烺在军队方面便打算先以精锐搭起架子,再选可用之兵逐步扩充。

经过此战之后,各支人马都已表现出了自己的战力,所以他便打算根据其人数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充。

只是在具体施为之时,这士卒来源却也让朱慈烺花费了不少心思。

此时应天城里值得扩充的只有宿卫营、祝塘少年、常冠林那队人马和李朝东麾下这四支人马。

若按寻常想来,哪怕将其翻上一倍,城中兵卒民壮当也足用。

可扩充并非随便抓些人头添进去便可,须得根据其战法、特性挑选合适的兵源方能达到强其军势的效果,否则适得其反的可能还倒大些。

常冠林这里是最简单的,只需按着他的法子再从各卫所选些兵卒补入即可,其余三支却都有各自的麻烦。

宿卫营和祝塘少年的麻烦在于,他们一个射术精湛,一个身强力壮,若是新补入的兵卒达不到他们那种程度反倒会影响其战力。

至于李朝东所部的麻烦便是李朝东本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