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鞑子!”
一声暴喝传入耳中,紧接着朱慈烺便见一群军卒红着眼冲了上来。
“合格。”
他朝一旁的纪清源低声说了一句,随后便往前走了两步说道:“谁是百户?”
李朝东是见过朱慈烺的,但眼前景象让他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烟消云散,连带着手脚都有些发抖,哪里还注意到殿下说了什么。
“大人,殿下叫你呢。”
那发出信号的士兵眼见李朝东这副样子便壮着胆子提醒了一下,之后还小心翼翼地看了朱慈烺一眼,见他没有动怒的征兆才长舒了一口气。
“标下高桥卫百户李朝东拜见殿下!”
有了这声提醒,李朝东哪怕还是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总算想起来自己便是这帮人的百户。
“记,高桥卫李朝东所部于一炷香之内登城,特升为千户,余者奖生猪一口,每人银五钱。”
随着朱慈烺的话语声,纪清源奋笔疾书,士卒们也明白自家是受了封赏,而李朝东却只觉眼前逐渐模糊起来。
年少时他也曾幻想过成为一方大将为朝廷扫平外虏内贼,可在被现实一次次教育后他不得不承认,百户便是自己这个普通军户这辈子能达到的最高点。
之后的李朝东渐渐学会了混,也就真正成为了普通军官中的一员。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久到他已羞于提起年少时的理想,久到他以为此生再无波澜。
但世事难料,扬州陷落、皇帝出逃,眼见鞑子即将兵临城下自己却在这个时候因守军规而成了千户。
一时间,本就情绪激动的李朝东再也无法克制。
“标下............标下定为殿下效死!”
“起身吧。”
朱慈烺轻道一声,却见李朝东还俯身于地,他的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感慨。
大战将临,哪怕晋为千户这满面风霜的中年人也难免亡于城墙之上。
这样浅显的道理朱慈烺明白,李朝东明白,在场所有人都明白。
尽管如此,这個老兵却还是因为上位者释放出的一点点善意而感激涕零。
这怎能不让朱慈烺感叹华夏百姓的良善?
与他们相比,应天城中的达官贵人们当真是如囊虫一般的东西!
心念及此,朱慈烺来到李朝东身前将他轻轻扶起,待看清其面容后却将安慰的话语全部咽下,只拍了拍他的肩膀便骑着他那匹走马去往了下处。
一路走走停停,待到太阳下山时朱慈烺也不过只巡四五十里而已。
“纪先生,多少人了?”
朱慈烺以为纪清源会先翻看那本小册子,但见他却并未如此,反而不等话音落下便流利地说出了一串数字。
“回殿下,今日巡视的城墙共驻有四百四十六个百户所,又于其中五十六个发出信号,达标者共四十二人。”
“这么多?!”
朱慈烺听到这个数字后先是一惊,随后士卒们冲上城墙的画面浮现于脑海之中,他又不得不自嘲一句:“还是先入为主了。”
在他心里其实并不看重这支被应天各路势力垂涎三尺的军队,更没有将他们当做自己的真正依仗。
自那晚至今,他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为了将军队握在自己手中,倒不如说是不让任何人对其形成有效的控制。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只要将这支如散沙一般的军队顺利分派至各段城墙后,他便只会保证其日常供应,绝不会再多费半点精力和资源。
如此一来,这支军队在实质上便等于被其最高指挥官放弃,等待他们的便是在一次次战斗中减员,直至完全丧失战斗力。
到那时,这支军队也许会遭到裁撤,也许会被打散安置在某些不重要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应天城中各方势力在军中的影响力都会随之完全消失,朱慈烺在应天的地位也会彻底稳固。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是因为他这个后世之人对南明官军有深深的成见,二则是因为他对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怀着深深的恐惧。
作为一个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哪怕没有仔细研究过,但他也知道除开那些归于南明的起义军之外,南明官军竟是连一场像样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一触即溃更只是家常便饭。
所以他从一开始便竭尽全力避免民壮和这支军队产生半点联系。
若非民壮的数量实在太多,而时间又确实太过紧张,他甚至连小旗都不愿从应天守军中选拔。
成见很好理解,可现在整个应天城都在随着朱慈烺的指挥而运转,说恐惧似乎有些危言耸听。
老实讲,朱慈烺的恐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只是他在对明代历史的一丝浅薄理解和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后产生的一种本能。
而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他才会断掉每一支伸入军中的爪子,他才会将王福平放出去。
在此基础之上,他自然也将对待应天守军的方式当做理所当然。
可..........
当那些士卒一次次随着信号的发出而冲上城墙时他却动摇了。
无论他找出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终抵不过那一张张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