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770章 招生广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0章 招生广告(1 / 2)

“让建阳先生说两句吧!”

“先生说说辽东之事!”

“建阳先生对于水手学校有何期许?”

“……”

听着众人的热情讨论,李新小声道:“建阳,说说吧,你对学校用心最多,对学校有何期许,对学生们有何期待?”

王文龙笑着对着众人拱拱手,小针对李新道:“话就不说了,我捐一笔款子给学校,也当做对学校的期许。”

他从袖中掏出一张便签递给李新,对众人拱拱手走了,随大队而去。

李新展开便签看了一眼,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水手学校组建实习商队,王建阳捐……五十料海船十三条!”

场中瞬间安静,接着便是爆发出巨大赞叹之声,有人不禁高喊“建阳先生高义!”

许多人脸色吃惊,虽然辽东报纸连篇累牍的报导王文龙身家丰厚,但不是亲眼所见,他们也不敢相信王文龙竟如此豪富。

王文龙坐着轮椅被推入后厅,袁八老走到他身边笑道:“建阳这海船捐的好,往后几十年威海卫水手学校的粮米都有着落了。”

王文龙和王喜原本打算在威海卫周围买点良田当做学校的校田,供给学校职工的工资,但威海卫周边也太荒凉了,人口稀少,买了田也没人种,还不如买几艘海船搞航运,既能为学校挣钱,又能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袁八老这样的老海主坐镇,这商队亏不了。

……

常州,东林书院。

毛士龙和刘懋两个秀才窝在一个柴火间中,刘懋躺着读报,毛士龙则跪坐在一张低矮的书案前临字帖。

东林书院定期开会讲,凭借着东林党的政治声望,已经使得此地成为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但凡有点功名的游学之人都会来书院中听讲,为了定期参加文会,还会在书院中长住。

不过热门的地方居住资源竞争也大,东林书院的房舍收费虽然不贵,却是要凭借名气才能轮得到住房的机会。

毛士龙和刘懋两人都只是秀才,放在常州毫不显眼,两个人加一起都只能住在柴火街。

“岂有此理!”刘懋突然猛拍了一下床板,吓得在临帖的毛士龙手抖了一下,一张快要完成的作品就此浪费。

刘懋在籍贯上是陕西临潼人,但他的父辈那辈才迁徙往临潼居住,刘懋祖籍直隶凤阳府,家中条件尚可,于是从小就被送回南直隶读书,前年他回陕西临潼考中秀才,然后马上回到南直隶,拿着家里的钱跑到东林书院中结交朋友。只不过他家尚可的条件放在东林书院的诸生之中就只能排到下流,刘大秀才只能和同伴挤柴房。

毛士龙好奇抬头,问道:“黾夫看到了什么文章,如此动气?”

“你自己来看吧!”刘懋将报纸递给毛士龙。????毛士龙就是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同样是前年考中的秀才,他的家庭条件一般,但运气好托生在了常州这个文教兴盛之地,以常州秀才的身份,便可以在东林书院中厮混。

毛士龙的性子比刘懋沉稳一些,但看到报纸,却还是忍不住皱眉道:“朝廷怎么如此昏庸?”

两人看的是最新一期《苏州旬报,这期报纸第二版上刊载的是辽东的人事调动:辽东巡按熊廷弼在辽东调查一番,上报李成梁、蹇达、赵楫在宽甸六堡之事中欺上瞒下,京城官员也对这三位辽东大员颇多意见,但上书进入内中,皆被按下不报。

万历皇帝又专程派人去安抚因气生病的蹇达,巡抚赵楫甚至升官,只有上疏请辞的李成梁被准许告老,可李成梁的一应封赏不变,万历对他没有一句斥责之言。

更让刘懋生气的是第三版又刊出邸报的人事变动,其中最显眼的一条就是:太常寺丞王文龙辞官挂印。

王文龙被如此处理,同时辽东的三位大佬全都平安而退,江南读书人对这结果自然意见很大。

毛士龙看了一阵报纸,也只能无奈道:“时局艰难,朝纲黑暗,实在叫人觉得无力改变。”

刘懋在东林书院中的生活并不快乐,看到这样的新闻更是胸中怨气,忍不住道:“辽东之事舆论汹汹至此,竟还动不了辽东三个老臣,首倡其议的王建阳也被罢官,我们这些读书种子,读书、游行、会讲,对天下究竟能有什么改变?”

刘懋看了一眼自己周围环境,生气道:“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如回陕西去当个地主,开荒种地好歹能够产出粮食,养活百姓,胜过这样空口白话!”

毛士龙没有跟着他抱怨,他随手翻看报纸,突然说道:“黾夫,你看这篇报道!”

刘懋凑上头来,就见报纸的广告板块有一个半板的大幅报道,标题用醒目的字体加粗——威海卫水手学堂招生。

刘懋和毛士龙一起默念报道的内容:

“当今之中华,人多地少,是以矛盾重生。解决此矛盾,最好的办法在于开拓海疆,向大海要粮食,向大海取金银。福建乡里有言曰:海者,闽人之田也。其实,大海亦可成为中华之田……”

“今上对于开拓海将尤为重视,去岁号召正是捐资募款,又在京城发行股票,成立龙洋开海公司,迈出开拓海疆之第一步。龙洋开海公司下属龙和盛公司,投资开拓航线,卓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