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流简单询问了北境的事情,也没有挽留多言,毕竟北境现在更加凶险,与其将他留在身边,还不如任其在北境发挥作用,当然了自己身边还有其便宜女儿呢!也不是无鸟可用。
信中没有寒暄,只是让他做好应对,或许日期将在不远,当然这些话不能明说,但是王清流能感觉出那个意思。
至于别的,陆书方就再没叮嘱,而是简单一句,诸事安好,用心修炼。
关于反叛的事,很快就了结了,除了在外城的世家中掀起了一点风浪,其余几无波澜。
由此可见,事情完全在夏皇的掌控之中,或许也是由其挑起也不一定,这不是王清流恶意揣测,而是根据事实的合理推测,所以说夏皇才不简单。
自从讲学以后,洛邑城中再没有姬圣的一点消息。
直到六月底,王清流所部接到了异常调令,他所部五千人马,前部调往西南边境。
这让王清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西南边境是商国,和大夏算是友好国家,其国民经济有一半需要大夏接济。甚至算是大夏的小弟,按理来说是最不可能发生战争的。
所以王清流断定,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这事估计不小,他隐隐有些惴惴不安。
不过手令是夏皇身边的那个老翁送来的,王清流没有耽搁,直接带着山贝便出发了,一人便是一支军队。
一龟、一马、一鸟,一路相随。
多言的便宜闺女,王清流给他起了“赤鸢”的名字,性格也没以前那么犀利,现在反而好了很多,毕竟有名字的小姑娘不是以前的小姑娘了。
西南疆域
方城县
算是夏商边境,这里囤积了不少夏国将士,虽然兵力防卫没有齐、赵、楚三国的兵力雄厚,但是也绝不少,因为荣大将军也担心楚国由此借道,避重就轻,所以偏向楚国的一侧,明显加强了戒备。
王清流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调自己所部人马支援,明显内城兵力更加空虚,即便是加上自己所留的两千新兵,也填不满空缺,而且舍近求远,实在有违兵法之道。
接待王清流所部的是,西南驻扎军的军司马孙瑾,算是西南驻军的三把手,王清流从王师而来,三把手出面算是比较看重了。
不过看到西南驻军军容严整,王清流就知道这次肯定不简单,别不是先下手为强。,借道进攻楚国吧!,王清流大胆猜测。
只是事实远比王清流所想更甚。
因为他到达方城县的时候,整个西南驻军已经全部进入警戒状态。
蓄势待发,就好像迎接一场大仗一样。
王清流所部甚至没有机会进入城中,毕竟军管许进不许出,这是军令。
他倒也没有发脾气,军管情况下找事,除非他出来没带脑子,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挑衅,他比毕竟在军中混这么长时间了,这点规矩还是知道的。
换做是他,如果有人胆敢在军管时期挑事,那肯定是先弄死再说,毕竟死了也是枉死。
好在,西南驻军并不是没有给王清流所部安排驻地,和方城县互成犄角的方城山有一大营,王清流所部便进驻那里,地理位置还算优越,易守难攻,不过比较缺水。
至于将会发生什么事?孙瑾没有明说,但是王清流知道他可能也一无所知,从他的一言一行,王清流都能感觉到他对于如今局势的茫然,这对于军司马来说是绝无可能的。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西南驻军也是刚刚接收到的戒严命令,至于命令是谁下达的,尤未可知,或许整个西南驻军,只有驻军大将知道具体情况。
时间悄然翻过七月。
就在王清流到达方城县的第七天傍晚,西南的天边突然金光大绽,王清流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儒道威压。
圣人之战
王清流胆战心惊的同时却是第一时间便知道了发生了什么,夏圣说不准提刀去杀蛊圣了。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可能也是最合理的解释。
西南的晚霞呈现一片金黄之色,万丈金光乍现,显然战况激烈。
这片天地无数生民都呆愣的看着这一幕,王清流也是被震惊的说不出话,因为即便在大夏都能清晰感受到两位圣人战斗的余波,更不用说商国和景国了,古今几天这两个国家儒道之心破碎不在少数,甚至文宫破损都有可能,这可是能够影响儒道进境的。
略微一想王清流就知道姬圣为什么这么做了,肯定是为姬氏的亚圣铺路。
毕竟蛊圣的蛊,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妖皇,而斩杀妖皇算是进境圣人的一道捷径,同时如果蛊圣被灭也能解大夏之危。
第一大夏将拥有第二尊圣人,万事可解;第二大夏之危自动转嫁在景国身上,王清流不相信,楚国会忍住不出手;其三携斩杀圣人(蛊圣)之危,大夏国运必将更上一层楼,军民一心,大夏未免不能趁乱浑水摸鱼,毕竟大夏的底蕴是最深厚的;其四,景国蛊圣被灭,景国将再次回归儒道教化,姬圣会不会再进一步可能也是赌这一手。
不过王清流对此持悲观态度,因为有一个始终迈不过去的因素——圣庙。
圣庙求的就是一个安定,他会允许姬圣胡来吗?如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