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我穿越的那些岁月> 第3章 糖油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糖油饼(1 / 2)

第二天一早,我家厨房里煞是热闹,和王叔刘叔一起骑行旅游的刘叔的老伴儿和另一位阿姨,麦姨——麦家瑜。非要和我一起做早饭。刘叔的老伴儿霍姨,要教我做现在很少有人会做的古法糖油饼。

对于传统美食,我一向是趋之若鹜,毫不犹豫地抓住每一个品尝的机会,更是绝对不会放弃深入了解和学习这门独特美食文化的良机。

在我国,美食的种类繁多,独具特色,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因为如此,我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探寻这其中的奥秘,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自己的美食知识。

每一个美食背后,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和传统技艺,激发了我不断学习的动力。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背后往往蕴含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作为一名热爱美食的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传承并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传统美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因地域差异、原料短缺等原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此,我深感担忧。

也正因为如此,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品尝传统美食的机会,努力学习烹饪技艺,希望能将这些美味佳肴传承下去,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我国的传统美食。

霍姨告诉我,做糖油饼用标准粉最好,一斤面要加六两水,两个鸡蛋。鸡蛋直接加进水里,打散。放入16克盐,8克泡打粉,8克小苏打,搅打均匀。先将少许油隔面里,先加水和成面絮,再和成面团。

在案板上抹上油,不断地将面摔到案板上,直到面团被油滋润透了,在盆里抹上油,面团也抹上油,盖盖儿饧面一个小时。面饧好了,切出十分之一的面,做糖皮,搓入等量的白糖,一直搓到糖融入面中。

糖融化了会发粘,用油和干面粉就可解决。糖皮在下,放上油皮,用擀面杖稍稍擀开。再用擀面杖再面坯上砸两个洞,糖皮朝下放入油锅,炸15秒翻面,两面金黄捞出。

整个过程,霍姨都耐心地指导我,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我按照她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出了差错。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金黄诱人的糖油饼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品尝过后,我满怀信心地向霍姨表示了感谢,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霍姨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此时,厨房里弥漫着糖油饼的香气,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烹饪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通过这次的经历,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纽带。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探寻和学习更多的传统美食制作方法,让这份独特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早餐过后,刘叔提议去附近的古镇游玩,说那里的风景如画,还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和手工艺品。我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这正是我了解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于是,我们一行人便兴致勃勃地出发了,期待着在古镇中探寻更多的美食与文化。

我们一行人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我兴奋地拉着刘叔他们,一家家店铺逛过去,品尝着美食,欣赏着手工艺品。古镇的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着那个时代的风情与韵味。

在古镇的一家老字号茶馆里,我们坐下来休息。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让人心旷神怡。刘叔点了一壶当地的特色茶,我们边品茶边聊着古镇的趣闻轶事。窗外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木桌上,映照出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悠悠岁月。

午后的阳光洒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温暖而宁静。我们沿着小河漫步,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水中嬉戏。突然,一群孩子欢快地从我们身边跑过,手中拿着五彩斑斓的风车。我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也忍不住跟着孩子们一起奔跑起来,感受这份纯真与快乐。

古镇的尽头,我们发现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挂着一面破旧的招牌,上面写着“传统豆花”。我们好奇地走了进去,店内装饰古朴,空气中弥漫着豆花的香气。店家热情地招待我们,端上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豆花。品尝过后,我们不禁赞叹,这豆花细腻滑嫩,味道醇厚,真是难得的美味。

古镇之行结束后,我对传统美食的热情更加高涨。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在厨房忙碌起来,尝试复制古镇豆花的制作。虽然初次尝试并不完美,但那种亲手制作美食的成就感让我陶醉。我期待着下一次的旅行,希望能发现更多美食的秘密,让味蕾继续享受这场盛宴。

在回家的路上,我偶然发现了一家新开的糕点店。店内的糕点种类繁多,色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滴。我决定进去尝试一下。店主热情地向我推荐了一款特色糕点——桂花糕。我品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口感细腻,仿佛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在口中弥漫。

我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将桂花糕与糖油饼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