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我穿越的那些岁月> 第114章 会仙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会仙楼(1 / 2)

自从我怀孕起,一直到孩子们出生,再到孩子们一岁多,我爸我妈一直在深海市,借着这次,老厨师长的寿宴,我们一起回了济南。巴泽尔、公婆,也一起跟着来到济南。

回到济南的十多天里,我在聚丰德苦练厨艺,我爸妈则带着巴泽尔,我的公公婆婆,还有孩子们游遍了济南。邻里邻居的看到我那三个娃,纷纷夸我,还有我爸妈有福气。

回到济南的日子里,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时光,那时的我总是跟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身后,走过每一条小巷,品尝过无数的美味佳肴。而现在,我的父母,还有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又带着我的孩子,再次走街串巷,重复着我小时候的路,只是我的孩子们没有我幸运,我小时候的那些美食,有的他们没吃到。

寿宴后某一天,我们来到了大明湖畔。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柳树。孩子们兴奋地在湖边跑来跑去,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我看着他们快乐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这片土地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现在又见证了我的孩子们的欢笑。

在湖边散步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位老者。他看到我,还有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告诉我他是这附近的老住户,见证了济南的变迁,聚丰德的寿宴他也参加了。

我们一老一少有了共同的话题,聊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眼看着就到了饭口,于是乎,我们便被邀请去他家里的餐馆做客,品尝得他真传的他儿子亲手做的济南特色菜。

老者的家就在湖边的小巷子里,古色古香,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在路上的闲谈中,我知道了老者姓谭,曾经在会仙楼工作,他的师傅和老厨师长的师傅,是同门师兄弟。

我们很快到了他家,前店后院,我们被谭伯里领着直接进了后院。一进门,我就被院子里的花吸引了。五颜六色的花卉竞相开放,香气扑鼻。谭伯说,这些都是他亲手栽种的,已经养了很多年了,是都可以入菜的花。

在谭伯家里的餐厅,我们品尝到了正宗的济南菜。扒肘子、八宝布袋鸡、九转大肠、锅塌豆腐、火爆燎肉、汤爆肚头……每一道菜都是用心制作,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孩子们更是吃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聊起了许多往事,从老厨师长的寿宴,到济南的历史文化,再到家常琐事。谭伯的话语中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豪,让我深感亲切。

饭后,我们起身告辞,谭伯却拿出一本陈旧的笔记本,说是要送给我。我有些惊讶,他微笑着解释说,这是他年轻时学艺的笔记,记载了许多已经失传的济南菜做法。他希望我能好好珍惜,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我接过笔记本,心中无比感激。这本笔记不仅承载了谭伯的技艺和心血,更是一份对济南文化的传承。我向谭伯保证,一定会认真研读,将济南菜的精髓传承下去。

我们告别了谭伯,回到酒店。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明湖畔灯光璀璨如诗如画。我站在窗前,翻阅着谭伯赠送的笔记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笔记本的内页已经泛黄,边角也已卷起,显示着它曾经经历的那些岁月。这一刻,我深感自己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根在这里,我的故事也在这里。

而我的故事,也将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我会带着谭伯的祝福和期望,用心去烹饪每一道菜,将济南的美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我也会把这份温暖和关爱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铭记自己的根和源。

我特意买了几本笔记本,一连几天足不出户,把谭伯的笔记重新誊抄一遍。将笔记本还给了谭伯。回到酒店后,我陷入了沉思。这本陈旧的笔记本,不仅仅是一份菜谱的记录,更是谭伯对济南菜文化的热爱和坚持的见证。他希望我能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想到了小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常常带我走过每一条小巷,品尝各种美食。那时候的我,对美食的记忆总是那么深刻,仿佛每一个味道都融入了我的血液。如今,我也希望将这些记忆和味道传承给我的孩子们。

制片人和导演知道我得到笔记本的事情,决定我们摄制组继续在济南拍摄,以过去济南享负盛名的饭店,拍摄下面几集《最美味》。第五集《最美味》介绍会仙楼的前世今生

我们来到了会仙楼,一家曾经在济南享有盛名的饭店。据说,这里的菜色曾是济南之冠,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然而,如今这里已经破旧不堪,门可罗雀。

我们在会仙楼前停下脚步,制片人和我商量着如何进行拍摄。我看着眼前这栋熟悉的老建筑,思绪万千。这里曾经是我爷爷奶奶常常带我来的地方,我依稀记得那时候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人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品尝美食。

我们决定深入挖掘会仙楼的历史,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一些老顾客和员工,他们向我们讲述了会仙楼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没落。我们还看到了许多老照片和资料,展现了会仙楼不同时期的变迁。

通过拍摄和采访,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