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况且对于圣赫塞来说,柴油机厂设置在哪里并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柴油机做国产化。
柴油机甚至可以拿来生产常规潜艇,
连大部分火箭发动机都是内燃机原理,以柴油机作为突破口,一直研究下去,以后还可以拿来搞喷气式火箭。
而且搞柴油发动机以后也可以搞汽油机,并非一样。
最后圣赫塞在布城成立了阿根廷柴油机厂,从内部选了一个厂长,又成立了研究所,用于柴油动力研发。
搞定了柴油机厂的初步发展工作,圣赫塞也没有闲着,继续梳理了其他工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和研究。
撤掉了几个不作为的管理层,提拔换了更有才能的员工。
要管理这么多工厂对他来说也有些吃力,玛利亚镇委员会要升级为阿根廷委员会才行,现在工厂分布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建立合理的制度才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下去。
圣赫塞和人力中心和财务中心的负责人每个人都认真聊过,大多都是大倒苦水,现在各个工厂人员增长太快了,现在又没有什么电子系统,都是靠手工处理。
而且也因此损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加大了工厂管理难度,自主权太低,控制太死也是不行的。
必须进行一次改革,完善发展制度,同时用其他方式对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
现有的制度也不利于有才能的人升管理层,同时还要做好员工培训和晋升,这个很重要。
公司发展也要慢慢正规化,剔除一些危险和违法因素。
粗放式发展,野蛮生长,是目前的圣赫塞公司的现状。
他也因为这些事情搞得精疲力尽,管理100个人和管理1万人是完全不同的方式,哪怕圣赫塞也要继续学习才行。
好在圣赫塞的学习力不错,他只需要抓住最核心的管理层人员,就能继续搞下去。
......
现在国内的跟欧洲的贸易情况并不太好,靠着普拉里国际一家的贸易占据除牛肉粮食外,情况也并不理想。
今年阿根廷要继续开拓更大的欧洲、美洲两个市场并不容易,现在也只能靠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先试试水了,阿根廷制造现在是价格贵质量一般的代名词。
并不怎么受待见,现在阿根廷制造在走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老路。
好在圣赫塞在发展的同时,也并没有放弃对质量的要求,只是目前圣赫塞工厂的工人毕竟多数是来自玻利维亚乃至秘鲁巴拉圭乌拉圭的外国人居多。
所以也必须进行培训,不过说实话这个时代能想到去城市打工的,除了被逼的活不下去了,也没有其他原因。
圣赫塞给自己的工厂摸了个底,来自国外的劳工占了一半左右,也因为大家都是说西班牙语,管理也还算挺方便的。
.
.
.
.
.
.
.
.
.
以下废稿差2千字
“大家先看看这些资料,说实话现在柴油机最厉害还是德国这边,其他国家还是差了点水平。”
倒不是圣赫塞精德,而且这个确实就是事实,哪怕分成两个德国,工业实力都是能排的号的。
霍斯特听到德国这个词,腰板禁不住挺得更直了,他一直为自己曾经的母国骄傲,不是反人类的三德子,而是一个伟大的德意志,
只可惜自己回不去了,但现在向的圣赫塞团队,让他找回了曾经在德意志奋斗的那种感觉,虽然那会他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
“当然,现在苏联人和美国人搞柴油机其实也还不错,英国稍微差点、法国勉强,其他就是瑞典、奥地利这些国家了,日本这边水平还是不怎么样,有一个叫三菱的公司还可以。”
圣赫塞随意点评了一下,主要目标是也从这几个国家着手,现在的美国的康明斯的年销售额也就一两千万美金,通用电气还是柴油机大头,美国的大规模州际高速公路建设在催生一批新的柴油机公司。
美国的通用电气也是搞发动机生产的,他们生产的内燃重型机车运行在美国近30万公里长度的铁路。
“而且大家知道,我们阿根廷铁路系统仍然主要采用笨重的蒸汽机车,而且我们国家有一万多个火车头,一个火车头的价格不用我说吧,我们也可以竞标。”
阿根廷也是属于大陆国家,地广人稀,需要铁路连接起来,而且发生战争的时候,铁路就是最好的运兵系统。
其实内燃机车研发的难度不算太大,而且大柴油机比小柴油机更容易逆向和仿制。
世界最多铁路的美国有铁路职工目200万人,多的可怕,但美国铁路正在失去原先应有的魅力,战后汽车行业、航空行业的飞速发展挤占了美国铁路的市场。
内燃机车的效率和清洁性都大大超过了笨重的蒸汽机车,而且不像电力机车那样受限制,但阿根廷已经没有钱去规模庞大的铁路系统了。
前几个月在美国捡便宜,没想到转眼就打脸,捡了一半破烂货,还好另一半都对于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