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残阳如血,烟火弥漫,旌旗凛冽。
丘陵上,霍峻拄剑而望,将战场形势尽收眼底。
孙礼被徐盛所斩后,其部人马溃败,因有庞德率骑拦截,魏军败卒大多降汉。因蒋济欲劝降胡质,故汉军重围魏军矩阵。
今时车阵内的魏军目睹孙礼所部惨败的全过程,因担心汉军会将火攻应用到他们身上,他们无不期待胡质能归顺大汉。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而过,终于有了消息了。
“都督,胡质降了!”
丁奉快步登丘,说道:“蒋长史果有巧言,竟能说降胡质来降!”
“哈哈!”
霍峻笑着捶了下手,说道:“子通与胡质素有交情,孙礼兵败授首,胡质自无奋战之心。孙权留后之军覆没,今休想全身而退!”
“都督,胡质率四千降卒归顺,孙礼所部被擒者不下千余人。今有五、六千人,却不知如何处置?”徐盛说道。
望着为逃出生天而欢喜的魏卒,霍峻问道:“不知文向有何见解?”
徐盛沉吟少许,说道:“我军自入齐以来,因为分驻各地,故兵马数量渐少。今魏军降卒多为青徐籍贯,何不如收降卒为己用,令其驻守乡梓,一为安抚民心,二为聚拢南兵。”
“若无记错,孤记着文向为琅琊莒县人?”霍峻问道。
“都督好记性,盛年少时,家乡遭逢兵乱,不得随族人南下。今兵归乡梓,衣锦还乡,不胜而庆幸!”徐盛面露伤感,说道:“惜物是人非,乡人离散,已难见过往之友人。”
说着,徐盛向霍峻解释,说道:“盛非为乡人谋官,仅是青徐多遭山匪,百姓动荡不安。今收降人为兵,虽不能为汉死战效力,却能安抚一方。”
“善!”
霍峻笑了笑,说道:“文向公体之心,孤安会不知!”
手指丘坡下的降卒,霍峻吩咐说道:“孤表文向为青州刺史,收拢魏人降卒,为汉安抚青州诸郡。”
“诺!”
徐盛面露喜色,拱手而长拜,笑道:“多谢都督表举,盛当为汉殚精竭虑!”
言语间,侍从趋步来报,说道:“大司马,蒋长史携降将胡质拜见!”
“请!”
少顷,蒋济带着书生气息浓重的魏将而来,朝着霍峻作揖而拜。
“降人胡质拜见大司马,昔不识天数,与贼为乱,质深感有罪,望能请大司马不计前嫌!”胡质说道。
“昔曹操假借天子诏,蛊惑汉吏从贼。今胡太守能识天理,率军来降,可谓弃暗投明。”
霍峻扶起胡质,笑道:“孤与子通聊淮上俊杰时,子通谈及胡君之才略,赞不绝口,言君精良综事,可堪重用。”
胡质略有愧疚,说道:“质治郡无政,理军无法,寡有建树,实愧大司马所赞。”
“卿有大才,如得其位,当能才显于世。”霍峻安慰说道。
说着,霍峻看向徐盛,笑道:“今徐青州初任,不识青齐人文。不知胡君愿就青州别驾,辅徐青州理事乎?”
徐盛明白霍峻之意,拱手说道:“盛久居江淮,初就青州,望能请胡君辅佐!”
闻言,胡质激动而拜,说道:“质为降人,能得大司马、府君赏识,安敢不受!”
“彩!”
蒋济在旁而笑,说道:“文德素以文政见长,昔魏人不识其才,竟以其领兵作战。今都督识其才,授以青州别驾,文德当能施展拳脚。”
“子通劝降胡君有功,不知欲受何赏?”霍峻问道。
蒋济瞥了眼徐盛,玩笑说道:“我本欲领青州刺史,不料都督授青州与文向,甚是可惜!”
徐盛不知蒋济之意,拱手说道:“都督,盛才不及蒋长史,某愿辞青州刺史。”
“笑语尔!”
蒋济赶忙拉住徐盛,说道:“济一时说笑,君侯不得当真。且我随都督征战奔波,安能如君侯坐领一方。”
霍峻拍了拍徐盛的肩膀,笑道:“文向安心领之,蒋长史别有委任。”
考虑片刻,霍峻说道:“子通随孤征战有功,今可遥领幽州刺史。”
随着北伐进展顺利,为了彰显大汉的雄心壮志,遥领刺史可以上日程。
“多谢都督表举!”蒋济谢道。
丁奉故作摇头惋惜,叹道:“文向斩孙礼得以进位,蒋长史说胡君得以封刺史。奉领兵出战,却不得官职,甚是惜哉!”
见丁奉搞怪,霍峻笑骂道:“你若想要,孤可表你为平州刺史,当下率兵渡海就职!”
“嘿嘿!”
丁奉讪笑几声,说道:“平州太偏远了,奉不愿去,追随都督身侧便是最好!”
一番玩闹之后,蒋济捋须而思,说道:“今孙礼被斩,文德降我,孙权所留后军尽数覆没,不知都督有何打算?”
霍峻眺望如血残阳,说道:“我军以迅雷之速灭敌,料孙权必无反应。孤欲率精锐步骑兼程突袭,一战旋破孙权。而后与齐东之军汇昌安,兵指齐郡临淄。”
徐盛看着渐入黑夜的天色,迟疑说道:“都督,我军奔波一日,兵马多有疲惫。且今天色昏暗,非用兵之时。不如就地休整一夜,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