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厥?!
楚蓁挑了挑眉梢,被挑起了一丝好奇心。
按照中医的说法,尸厥就类似植物人,的确很棘手。
楚蓁轻快地跳下了驴车,一手拨开人群,如鱼儿一般灵活地在人山人海中穿梭着,很快挤到了人群的最前方。
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
仁心堂的匾额下,一个身形矮胖、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背着手站在石阶上,一脸倨傲地微抬着下巴。
“大伙儿给评评理,”那管事徐徐地环视围观的众人,做出义愤填膺的样子,“你们说,这小子送个活死人来我们仁心堂,是不是不怀好意?”
说着,他抬手指向了人群中心的少年郎。
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黑衣少年,容颜生得极是俊俏,黑眸灿若星河,身形削瘦单薄,背上驮着一个满头白发的青衣人。
青衣人的身形远比少年高大许多,双足拖在地上,衬得身形还没长成的少年格外娇小,像只炸毛的黑猫崽子似的。
围观的路人虽不懂何为“尸厥”,但是听这管事方才说得了尸厥之人跟死人没两样,便也明白这是不治之症。
这位白发老者已经一只脚踏进棺材了。
路人们纷纷对着黑衣少年投以不赞同的目光,或谴责,或鄙夷,或感慨世道险恶,或是有几分怒其不争的唏嘘。
一个头发花白的灰衣老妇以教训的口吻对少年道:“小兄弟,你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跑来碰瓷讹钱呢。”
“是啊是啊。”另一个着褐色短打的青年连连点头,“你义父都快不行了,你应该把人带回去好好安排丧事才对。”
“你义父都这样了,你还这般折腾他,这是不孝啊!”
“……”
在一片谴责声中,黑衣少年俊脸涨得通红,愤愤道:“我义父原本好好的,只是来你们仁心堂看头痛症的,谁想你们这儿的庸医竟把我义父越治越重。”
“亏我义父还夸你们仁心堂仁心仁术,我看根本徒有虚名。”
说话间,少年寒星般的眸子里迸射出一股凌厉的锐气来。
围观的人群不由一阵骚动。
听这少年的意思,他义父竟是被仁心堂的大夫从小病治成了大病?
眼看着那些百姓对着自己指指点点,管事眸底闪过一抹冷芒,怒道:“胡说八道!你义父明明早就厥过去了,你倒有脸往我们仁心堂泼脏水!”
“我们仁心堂在大江南北足足有二十间分号,还会怕你一个穷小子!”
“没错没错。”医馆的一名伙计连声附和,讨好地对管事说,“钱管事,我把他撵走吧,别让这小鬼耽误了医馆的生意。”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见双方各执一词,围观的这些路人一时也不知道该信谁。
一个满头霜发的老者好心劝那黑衣少年道:“小兄弟,你义父重病,既然仁心堂治不了,你还是赶紧带他去别处看看吧。”
黑衣少年握了握拳,对着钱管事伸出了右手,“诊金还我!”
少年的目光倔强而又锐利,一派少年意气。
管事轻轻振袖,一派义正辞严地说道:“我们仁心堂开的是医堂,不是善堂。李大夫方才给你义父号脉针灸,当然要收诊金。”
“把那支两百年的老参还我!”黑衣少年一字一顿地说道。
人群中刹时间一阵哗然。
这仁心堂竟然收了这少年一支两百年的老参作为诊金?!
这未免狮子大开口了,分明是欺少年与他义父小的小,老的老,又是外地人!
“这实在是欺人太甚了。”方才还在教训少年的灰衣老妇又转而同情起了他,叹道,“哎,从前仁心堂刚创办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是啊是啊。”旁边一个中年妇人心有戚戚焉地附和道,“仁心堂从前一直是刘老大夫坐诊,刘老大夫真是仁心仁术,每年冬夏仁心堂的东家还会在城门口施药。”
人群里,一片唏嘘的叹息声。
“真的吗?”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好奇地问道,“莫不是仁心堂换了东家?”
“没错。”某个略有些发紧的男音笃定地说道。
楚蓁转头,只见闲云不知何时也来了,挤开人群走到了她身边。
闲云表情肃然:“仁心堂从前的东家常说,医馆虽不是善堂,却是济世救人之地。”
说着,他转头看向了楚蓁,语气复杂,“大小姐,我娘生我大哥时,不幸难产,当时我家贫穷,我爹背着我娘求到了仁心堂,刘老大夫见人命关天,不仅没收诊金,还帮着请了稳婆,我娘才没有一尸两命。”
“从前,仁心堂对于不治之症从来是不收诊金的。”
钱管事不耐烦地皱了皱眉,转头朝闲云看了过来,趾高气昂道:“你也说是‘从前’了,没听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他这话几乎就等于默认了他的确坑了少年一支两百年的老参。
黑衣少年突然动了,背着那白发老者朝楚蓁与闲云这边走了过来,有些强势地把人往闲云的身上一塞。
“喂,劳烦你帮我看一下义父。”
丢下这句话后,少年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