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72章 益州后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益州后续(1 / 2)

刘辩笑道:“看来,称赞文和为良、平之才,绝非虚言。”

“臣愧不敢当。离间之法只能用作辅助,算不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文和不必过谦,一时之间能想出可行的计策,已经足以称能了。”刘辩又将话题一转,“文和日后有何打算?是愿意定居雒阳还是重回度辽将军麾下?”

贾诩闻言,干脆利落地答道:“唯殿下之命是从!”

“好,那文和便先担任中庶子吧!”

“谨受命!”

“那今日便到这里,日后若有何需要问到文和的地方,还望知无不言。”

“殿下放心,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忠职守。”

临别前,刘辩问道:“文和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贾诩继续表忠心:“殿下大恩,臣必不敢忘,定当尽心竭力”

刘辩原还想着贾诩会不会问称赞他的人是谁,但直到离开,贾诩都没开口。

只能说,一丁点风险都不愿意冒,不愧是他。

之后,刘辩带着小万年去逛了逛对她来说很新鲜的永安宫,数个时辰后方归皇宫。

刘辩见完贾诩没几日,假益州刺史种拂上书。

其奉命安抚广汉郡百姓,至绵竹县,有百姓告发当地黄巾贼马相试图勾连受郤俭荼毒之民,意图谋反。

时已聚集千余人。

种拂乃以益州兵曹从事贾龙引兵击之,破其众,斩之。

种拂是雒阳人,曾任颍川太守,在任期间拒绝了皇帝傅母程夫人的亲族霸占地方山泽的要求。

后入朝为太中大夫,二月底作为使者假节去益州调查。

起初他弹劾郤俭的奏书抵达雒阳,没两日,才到任的广汉郡监察从事的奏书也被送到了尚书台,说法与种拂一般无二。

在之后商议益州刺史的人选时,便定下使种拂暂代刺史,待到郤俭受廷尉审过之后,再根据种拂在刺史任上的作为决定去留。

如今看来,种拂假益州刺史前的“假”字可以去掉了。

刘辩在事后想来,尚书台和三公府大约在选定使者人选时就考虑到了接替的可能性吧。

他也因此回想起,这个马相大约就是历史上刘焉入蜀的契机了吧。

刘辩还记得汉中那边还有一个五斗米教,只是不知道如今发展的如何。

对于这件事,尚书台给出的初步处理意见是召有司商议以种拂为益州刺史,并令种拂巡视广汉郡诸县,查找黄巾贼。

刘辩在询问了卢植的意见后,又将种拂需要提前巡视的区域扩大到了巴郡、汉中郡等广汉周边四郡。

对于刘辩的要求,尚书台会传达给负责执行的三公府。同时,如果负责执行的三公府或代三公行事者认为有问题,也可以提出异议。但这种事通常不会发生。

凡国有大造大疑,三公可通而论之。

这就是所谓的三公议事,算是在国家大事上的一层保险。

永初年间,羌人匈奴人同时作乱,蹂躏并、凉二州,大将军邓骘认为军情紧急,不能兼顾,想要放弃凉州。

这一次“弃凉”就是因为三公议事的存在而破产。

将这些送到尚书台后,他将这份奏书放到了要交由灵帝查看的那些奏书的最上面。

如今虽然书写用纸尚未完全普及,但除了传统的诏书依旧使用竹简,很多都被替换成了纸与帛。

不然全使用竹简可放不了多少。

等到晚些时候,灵帝面对又一个因为主动求官之人而引发民变的血淋淋的教训,即便是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告诉刘辩,以后在任命地方官时,西园那边一定会等到朝廷先任命后,再收钱!

灵帝又解释起了他的初心:“昔日那些官员动辄违背朕,朕便有意将那些主动求官者派到他们的家乡。”

然后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眼见着天下似乎很平稳了,灵帝再次起了出巡去河间老家的念头。

这次他的理由更充分了,刘辩作为太子,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监国。

还能顺便考验一下,没有他这个父皇的帮助,刘辩能不能治理好国家。

还表达了不让刘辩随行,让他留下监国的必要性,并安慰刘辩下次一定。

随后灵帝很任性地宣布了出巡计划。

刘辩原本还想以八校尉经历的训练还不够,战力不足,灵帝则表示可以将八校尉部和北军五营各带一半。

于是乎刘辩开始考虑究竟是把王芬这个冀州刺史给免了,还是钓鱼执法。

如果是刘辩刚穿越的时候,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放任灵帝成为鱼饵。

现在,他会考虑到王芬虽然好像菜的过于明显了,但为了防止万一灵帝在面对兵变时做出某些作死的骚操作,刘辩还是决定先把王芬这个不确定因素召来雒阳。

至于理由,很好找。

王芬是名士,调来雒阳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天子出巡,自然不可能说走就走,尤其是雒阳距离河间并不算近的情况下。

在出发之前,灵帝出巡的诏书已经发往沿途的州郡长吏处了。

当诏书来到冀州刺史王芬府上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