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判的标准?
科举所用的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是否有统一的教学标准,若百姓不考科举只是想识文断字又需要什么样的教材?”
“下,下官不知。”
“身为国子监的夫子,难道只是到点下课?本相记得忠大人乃是贫苦出身,难道穿上华服就忘记自己求学时的艰难了?若本相没记错,太子也是你教导过的?
不思进取,不配其职。拖出去,打。”
忠大人也没挣扎喊叫,顺从的被拖出大殿,板子啪啪啪声,打在满朝文武的心上。
“姜大人,远的不说,淮上府去年刚受了洪灾之苦,今年已过大半,你们预测今年收成如何?开春时你们可教了当地百姓如何在淹没了半年的土地上耕种?”
“大疫刚过,定会减产。春播只是发了种子,并未宣教,可当地年年都是那么种,并不需要教。”
“既然知道会减产,可曾告知百姓以草木灰、垩灰消毒土地,防止虫害、鼠害?”
“未告知。下官。。”
“十日内,呈上你的奏折,不合格便辞官回去种地去。”
“铮迟将军,派你前去西南剿匪,半年时间,不仅要将西南匪患平了,本相还要看到西南各寨与你的同盟书,此去不准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