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回答道,“父王,可以给郑大人,一个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皇上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这也是阿雪提的,她说,如果皇上问你打算怎么做,就这样回答皇上。
反正,皇上也不懂,这具体操作。
只要,让皇上同意他们的做法,看结果就行。
郑和也不明白,王爷提出来词语,因为,不懂,所以,他提问道,“王爷,臣也不明白,何为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就是,让郑大人,拿着张国的文书去,拜访每个国家,经过一个国家,就让国王在上面盖一个章,代表,您来过这个国家,留下足迹。”
“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其他国家知道,我们张国,让他们认可我们张国,变成,国与国的互通,他们也会对您尊重,把好东西,好产品,好思想,跟您分享,也让您带回去。”
“哦哦,王爷,我明白您意思了,您让我代表张国,去拜访,其它国家,就是说,我后面,有张国支持着,他们不敢对我怠慢,也会让我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也不会白跑一趟。”
“就由郑大人所想,就是这个意思。”
刚开始,张志远听到阿雪这样说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何她要这样做。
后来,阿雪解释,跟郑大人理解一样。
如果用个人去拜访其它国家,那他不会受到尊重,还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所以,阿雪就是让他无论如何,先把皇上说服的道理。
凡事有皇上的支持,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那些国家,即使看不上你个人的东西,看不起你个人。
但他还要,考虑你背后的国家。
你背后的国家到底强不强大,他们不了解。
害怕怠慢你,就等于得罪你的国家。
到时,你的国家,就派人,侵略他们国家。
得不偿失,还是,会好好的招待你的到来。
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背后的实力有多少。
情愿不得罪,少惹来麻烦。
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利益。
情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简单处理,就简单处理。
听了阿雪说的,张志远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定要想办法,说服父王,让他同意,让他们去做这件事情。
皇上和郑大人听着阿远这样解释,也明白了。
这个是好办法,可以让其它国家,知道张国的实力,又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目前,在当时的时代来说,还没有那个国家,有这个想法。
通过航海,拜访其它国家。
这是,多先进的思想,就张国先想出来。
想出来,算不错了。
还主动的实现出来,付出行动。
试问,有哪几个国家,敢这样做。
皇上突然有自豪起来,他觉得,如果,让其它国家,都来认可他们张国,是不是,在他有生之年,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想到这个,他就非常开心。
他是,第一个皇帝,开先河。
你说开不开心,当然开心了。
他马上命黄福准备丰富的吃食,等他商量完,要招待他们。
黄福听到皇上那么开心,心里想,他就知道, 阿雪这个想法,肯定能说服他。
不敢,怠慢的黄福,赶紧下去准备吃食。
郑和心里有很多疑问,王爷怎么变化那么大。
他才多久,没有见过三王爷。
他的思想,怎么变得那么神速。
神速到,让他觉得,他的高度很高。
郑和觉得,他觉得,他可以站队了。
把苍生交给这么有想法,有思想的人,肯定会造福张国老百姓。
他要效忠于三王爷,他内心坚定的看着张志远。
张志远感受到郑大人的眼光,那种崇拜的眼神,他能感受到。
他理解这种眼神,是一个人,被妥妥的征服的感觉。
他也有,就是,对阿雪,也是这样的眼神。
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觉得对。
只想站在她身边,做她的帮手,做她的头号支持者。
如果,把郑大人介绍给阿雪认识,他相信,他也会被阿雪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阿雪真的是奇女子,一般人,真的达不到她这个思想。
现在,还不是,跟郑大人讲太多。
等他们出宫,再好好的商量。
皇上问了其它细节的事情,张志远都把阿雪提前准备的答案,回答他。
这些答案,听的他非常满意。
也是他想要的结果,谁不喜欢听好消息。
再加上,在他当权的时候,又可以,把这件事,写在历史上。
说,当时那个皇帝当权的时候,开先河,把他的名字,刻在这个历史上,做了多大的贡献。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名字遗留下来,让所有的人记住,并,歌颂赞美他。
想想,皇上就非常开心。
他当权那么久,好像,还没有做过,什么重要的事情。
让老百姓记住他这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