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起因还是后蜀挑衅,战事结果,以蜀国丢掉凤翔府等四个州府告终。 也就是,蜀国的北大门洞开,现今那些州府,都在赵匡胤统治下。 蜀国文臣武将,在周三分之时,就有想出兵北伐收复失地的,但终究还是被守成之辈的声音压过。 现今联蜀伐秦的关键,就是如何令蜀国庙堂上那些重臣,觉得自己对蜀地没兴趣,要这种声音更多一些。 其实,自己对唐国、镇江及吴越的国策,也使得外部一些臣民认为,自己心地仁厚,不愿意动刀兵,不然当年齐军攻克扬州,江南又内乱,齐军本来该顺势而下伐唐。 这也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 实则,自己本来也准备此间事了平定了贵州诸蛮部后就回汴京伐秦,得秦地南下,顺势灭了蜀国。 不过,能令兵卒少流点血,那终究是好的,能用三分力气做成的事,绝不用五分。 和这汤玉娘接触后,突然就冒出了联蜀伐秦的念头,通过蜀南望族,接触蜀国中枢权贵,玉成此事。 其实都可以想象,以蜀国现今掌管军事的王昭远之辈,伐秦肯定会在赵匡胤手上吃大亏,但却足以帮自己牵制下秦军。 得秦地后,再找借口迫降后蜀。 一切顺利就是上上之策,如果不得不伐蜀,也省了许多力气。 这拍脑门突然冒出的攻伐秦、蜀之策,好似,还真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