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各种目的,魏阳还是安排剧本做了一些“防爆”。
创作了一些剧情和角色,以反封建的角度批评封建社会对人的迫害,以此强调《知否》这部剧是虚构剧情,并持反封建的态度,谢绝文字狱带节奏。
真的,前几年还好现阶段,魏阳觉得创作越来越难了。
方方面面需要顾忌,官方的红线,观众的红线,部分群体的红线,部分群体反对群体的红线。
你别说踩了,哪怕是人家觉得你冒犯或者和TA们倾向不一致,就有一群人骂你,剧组/公司/平台就得出来道歉。
魏阳这个大佬更是成为“罪魁祸首”!
一会辱女,一会辱男,一会粉红,一会神神,一会捧北方,一会舔南方,一会咸党,一会甜党,他特么都快成不可定义的克苏鲁了。
早些年,魏老板的微博更新很勤快,近两年迫于大环境的风气,动态是越来越少了。
最少的时候可能一个月也就一两条微博,抖音、B站、知乎等平台也是常年潜水,极少露面,朋友圈干脆就算停了,一年都不一定发一条。
《知否》剧情有很多顾虑,之前的《敕勒川》也是如此。
你别的不说,光一个鲜卑人和汉人剧情怎么展开就差点没把他愁死。
这可比什么封建反封建和男女对立可敏感多了。
魏阳他们是慎之又慎,反复修改,最后还是采取了一个比较保守的处理。
从这个角度想,《知否》剧本改编的压力反而没那么大。
而且电视剧主要面对大众,可以重视部分意见,但不能被完全影响,甚至牺牲自我优势,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被小部分人带偏的项目数都数不清。
除了去芜存菁,《知否》与原版的变化就是加大了男主的视角。
在最开始,编剧团队其实甚至想做成双线叙事,也就是女主一条线,男主一条线,双方各负责一摊,然后又彼此汇集。
但这个思路被魏阳给叫停了,他可以理解编剧团队顾虑他以及出于成绩的目的。
可《知否》毕竟是以女主为核心的大女主剧,你可以给男主适当加一些戏,但不能喧宾夺主。
两条线没问题,但还是以女主为主,男主为辅,乃至男主的很多剧情本质上还是为女主服务。
说白了,男主混的好,就是给女主开挂当靠山。
《知否》被批大女主娇妻剧也是这个缘故!
但话说回来,以宅斗为主题的女主,本身有限制且能打的牌又少,又能怎么当自立自强大女主?
女扮男装考状元,开青楼饭店泡王爷,然后拳打亲爹,脚踢嫡母?
不讨论作不作死的话,《知否》原著是穿越女起码有这个思想,剧中可是地地道道的古代土著官家小姐。
一大群现代玛丽苏剧的女主还天天想嫁富二代和霸道总裁呢……
娇妻剧也好,大女主也罢,说到底,《知否》面向的主要观众群体是女性观众,所以魏阳并不打算抢戏,踏踏实实当好自己的古装霸总“工具人”。
男主不抢女主的戏,魏阳也不打算让女主抢男的戏。
比如魏阳一直想吐槽的一个剧情,女主冒死送信,立下了救驾之功,然后被男主和哥哥瞒了下来。
剧中给的理由是,乱军作乱,女主出来报信,很可能被外界胡乱猜想,坏了名节,男主和哥哥其实是为其着想,后来太后拐弯抹角给了一个诰命补偿。
听起来似乎理由很充分,但实际上根本就不了解【救驾之功】意味着什么。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驾,而且不但是救驾,后面还间接促使新皇帝登基,从龙之功也有了。
不说两任皇帝如何感激,光从收买人心这点,就得大大的重赏,不然以后真出事,谁会来救你帮你。
古代讲究忠孝,女主送信不但救了皇帝,还救了被困在宫里的父亲和兄长。
别说封建王朝看不起女人,花木兰替父从军一直被很多古人夸奖赞誉,貂蝉昭君都是大义的代表,女主救君救父,绝对是可以史书都写几笔的巾帼奇女子。
而且剧中背景属于北宋,对女子压迫没那么厉害,乃至北宋几代太后当政,刘娥干脆是二婚。
拿名节瞎逼逼,编排污蔑皇帝救命恩人,真当皇家人吃素的,朱熹都没有这个胆子。
魏阳原本还以为是原著作者脑子抽了,后来发现这剧情原著没有,纯粹是编剧强行给女主加戏。
想加一个高光点来体现女主的英勇和果敢,同时和男主展开联系,加深感情。
并且给男主和哥哥带来好处,表示女主不是挂件,男主和哥哥两个靠山能崛起其实有她的功劳云云。
其实就是想加点大女主元素,但调起的太高,救了皇帝的女主怎么继续和那帮女孩宅斗,于是强行圆场,但圆的太违和,搞的这个剧情不伦不类,直接逻辑崩了。
魏阳当初拿到剧本时,第一个就是严查有没有类似的情景,一定要删掉,太出戏了。
女主的高光点,男主不要抢,男主的高光点,女主也不要乱刷存在感。
剧中如果是想进行一波互动,加深男女主感情的话,可以适当小帮忙,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