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农家官夫人> 286.初到宝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6.初到宝地(1 / 2)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阴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这是南齐文学家谢朓的《入朝曲》,其造句清婉流畅,既描写了都城南京的富庶繁华,又表达了青年作者的欣欣向荣之心。读之如乘一只旖旎小舟漂流于急速而平稳的河水之上,顺势而下,一日看尽两岸风光,好不恣意惬惬。

用这首诗来形容应天府倒算恰当,甚至于以大康朝都城的繁华,其用词还稍显寡淡。

随梁雨川入应天府,先坐马车走旱路,到滁州时恰有一条波澜小江由北向南直入京都,于是改乘小船,早晨出发,在轻缓的秋风推送下,不到日落便已至京城码头,甚是方便。

码头上早已等候了七八同窗,皆是借着给远途之人

搬运行礼来窥看新娘子的,李二莲不似古代女子娇羞柔弱,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任他们看,等他们看够了,又相互间交头接耳地品评足了,正好再大方地请他们莫惜力气,将那些从柳州一路运来的巨大坛子、箱子通通搬回京城小邸。

那些可是她的命根子,有泡了三年的果酒、自制的红油豆瓣酱还有打成块包好牛皮纸整齐码放装箱的牛油火锅底料。

穷学子梁雨川在这京城中没有丝毫根基,就连宅子都是碍于京城物价临时租赁下来的,着实有些凄惨。

梁雨川爱惜面子,从不肯跟李二莲说他在京城的艰难,许多情况还是李二莲用两顿零食糕点从梁墨嘴里套出来的。

据说梁雨川除了吃穿请客,平日里为了省钱,都是和梁墨一同住在那京郊的四方书院免费宿舍。至于她们即将入住的小院,乃是迫于女眷将来,才不得不动用何老爷生前遗产整租下的。

京城学子不乏高门子弟、富豪二代,梁雨川这种隔

了辈分的清流、边关小县城出来的武官后裔,混在形形色色的同窗之中,简直如鸡落鹤群,委实踮脚都看不到的那种。

曹观曹大人只管将他介绍给了四方书院的巨儒师凤霖,利用曹家人情争取了个旁听生的名额,便撒手甩袖子嘛事不管了。

哦对了,曹大人并非什么都不管,据梁墨说曹大人也曾支援过梁雨川学费生活费,却是梁雨川认为读书上进是自己的事,曹大人给找学校找老师已经很够意思了,便再不好伸手要别的,所以一概钱财全部婉拒。

曹大人欣赏梁雨川的气节,也知晓他的脾性,所以之后再没提过这方面,只是给了梁雨川许多介绍信,委托京城同僚好友多多照拂,有个什么诗会花会的多想着点这个天分与人品都堪当提携的后生。

虽说人家曹大人依然做到了仁至义尽,可是李二莲还是对其怨念颇深,无他,只因这曹大人忽悠了她家小相公,让梁雨川半路出家钻进了考科举挣功名的无

底深渊之中不可自拔。

李二莲常这样在心里骂曹观:你倒是只动了动嘴皮子,却将我家好好一个有志儿郎的平稳前途生生生掐断,让他现在远离家乡漂泊不定,前途迷蒙渺茫无着。

非是李二莲不识情理,想想看,万一大考不过榜上无名,岂不白白浪费了梁雨川的四年青春?再万一梁雨川不死心,学那些一考再考的老秀才,七老八十了还执着不悔,在一再失败的打击下,早晚能将一个大好青年折磨得形消骨瘦、雄心不复。

可叹呐,三年复三年,三年何其多,一晃华发见,徒念苦蹉跎。

早在离开丰承县前李二莲就下了决心,即使咱没有累世的显贵、一掷千金的家境,也要做到让一家四口买得起房、吃得起糖!

京城的形势她不了解,就不敢冒然“创新”以后世的新鲜事物做生意揽财。况且听说在这里的每个店铺背后都有朝廷四品以上大员拿暗股吃阴红,想要与这

些人抢生意,她自认没那个本事。

思来想去,还是最传统的餐饮业最为靠谱,没钱租地建房开酒楼饭馆,尽可以与诸大酒楼饭馆合作,以供货商的身份切入,逐步让“梁小夫人”这个称呼在京城餐饮圈子里熟悉起来、高大起来,从而打开她进攻京城餐饮业的局面。

所以她才不顾路途遥远、搬运困难带了许多果泡酒、豆瓣酱来,就是想以新式饮料、调味品做第一批合作试验品,倘若果酒和辣椒制品能够被京城人所接受,即使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接受,就足够李二莲就不愁订单了,毕竟这应天府可是全大康人口最多、最密集、流动性最强的城市了,有人口意味着有客流,有客流自然不用愁东西卖不出去。

这些创想李二莲暂时没和梁雨川商量,只以担心自己吃不惯京城美食所以多拿些家中调料、泡菜调和口舌为借口,就怕梁雨川反对或者对她的计划嗤之以鼻。

大康朝虽不禁商贾从文做官,但到底在农耕文明的

大背景下,商人经过历朝历代的经年打压,依然在舆论上处于社会阶级的底层,梁雨川孤身在京读书挣功名已然处处小心不敢逾越半步,如果因为她这个做妻子的做生意养家而影响了仕途,那她可会愧疚死的。

所以她想等生意落实,且做出成绩后再与梁雨川交底,到那时如果梁雨川依然反对,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