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允淮显然经常来左相府找谢云洲,薛刃能清楚感受到他的放松,举止之间也多为随意,但谢云洲却似是总与萧允淮保持着一点距离,并没有表现出十足的亲切。
又或者说,谢云洲对任何人都是这样,他从不信任别人,也不会与任何人交心。
“我来时听闻师弟前几日又病了。”萧允淮观察了一番谢云洲的脸色,眉眼间难掩担忧,“在楚州我又寻了两个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夫,已将他们带来京城,今日我来得匆忙,明日我便让他们来左相府为师弟看看。”
谢云洲十分客气地笑笑,道:“有劳殿下费心了。我也看过快有上百个大夫了,都说药石罔效,我已不甚在意,殿下也不必再为此事挂心。”
“师弟怎么又说这种话?”萧允淮皱起眉,语气当真是像师兄在教训不听话的师弟,“天下之大,名医繁多,总有人能治好你的病。当初先生将你拜托于我照顾,我岂敢不尽心?若你自己放弃了,先生泉下有知亦不能安心。”
见他搬出他们的老师,谢云洲轻叹口气,微微颔首道:“好吧,让那两个大夫来给我看看就是了。”
薛刃在一旁听得无端看太子更没好脸色,谢云洲之前也不是没说过这种话,薛容和薛含劝说都无用,但现在太子两句话就如此有用,而且,什么叫拜托给太子照顾?
哼,眼下他都要相信那些认为谢云洲和太子关系不纯的市井流言了。
萧允淮耐心听谢云洲说了些今日朝中要事,其中自然有户部度支司郎中应泰的事,萧允淮道:“我入宫时听父皇的口风,这事就这么过了,应泰降三级外调,三年不得再回京。”
谢云洲点头:“我猜也是如此。”
“纵然父皇并不是那么喜欢杨世安,但也不得不承认唯有杨世安与他站在一处。”萧允淮冷声道,“最主要的是杨世安和背后的世家是他的钱袋子。”
谢云洲反而语声平淡:“杨世安他们没了圣上的撑腰,也不能再敛财聚富,圣上与他们已是一体,谁也离不开谁。”
“眼下还不是主动出击的时候。”萧允淮沉吟道,“我们还需等待时机。”
谢云洲心领神会一笑,未再多言。
“对了,我回程之时派了一名暗卫乔装为商客去秦州打探消息,今早暗卫那边有了回信。”萧允淮示意身后侍从将一封信递给谢云洲,“秦州丝绢生意最为繁盛,这两年多有外地商客称秦州水深,几大巨贾恃强欺弱,官府却不敢动作,恐怕是京中有靠山暗中把持。”
谢云洲接过信细细看完,低眼似在思索,萧允淮压低了一些声音,眼中意味深沉,道:“你我都怀疑邬文毅太兴六年失踪之后其实并未离开秦州,只是如今已改头换面。以我们对杨世安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的性子,绝不可能放邬文毅脱离掌控,邬文毅定然还在为杨世安做事,牢牢绑在杨家这艘船上。”
“如今秦州匪寇已消失匿迹,只这丝绢生意有猫腻。”谢云洲缓缓道,“邬文毅很可能就藏在这潭深水之下。”
“只可惜你我都未见过邬文毅真容,当年见过他的人又都已不在人世。”萧允淮摇头叹息,“邬文毅当年便素来谨慎,甚少露面,出事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轻易教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不然……我们早就将此人从秦州揪出来了。”
谢云洲将那封信折好还给萧允淮的侍从,道:“不急,无论是杨世安,还是邬文毅,早晚都会露出破绽。”
萧允淮道:“我且继续探查,但杨世安已然警觉,定知是我们想重提旧案,必不会安分。”他隔着衣袖拍了拍谢云洲的手,轻声道:“师弟自今日开始出门必当留心。”
谢云洲动作自然地收回手,应道:“我自会小心。”
萧允淮久未回京,东宫尚有诸多事宜等着处理,陪谢云洲喝了一盏茶,聊了几句便走了。
待人走远了,薛刃才觉憋着的那口气吐了出来,终于神清气爽了。
不过刚才两人说的话又让他想起了一些事。
听过汉阳郡大案只言片语的人,皆知方才二人口中的邬文毅就是此案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邬文毅早年游走四方,以打家劫舍为生,后来在秦州做起了匪寇。大梁百年来境内兴起的流匪不少,但有如邬文毅这般有名的却不多。
是了,匪寇……这不正应了谢云洲要找之人?
谢云洲一回头见薛刃在神游天外,轻咳一声,看他回了神,才说道:“方才为何不向太子行礼?”
薛刃低着头看似温驯,实则眼底是藏不住的桀骜之气,说的话也俱是狂傲:“我是北燕人,不是梁人,并非他的臣民,为何要跪他?”
谢云洲倒未责怪,而是笑问道:“那为何后来又向他行礼了?”
“我已向主上效忠,主上有命,我自当遵从。”薛刃对谢云洲单膝跪下,仰头看向他,“我跪的不是太子,而是主上。我在大梁只跪主上。”
谢云洲与他四目相对,看到他眼中锋芒在望向自己时温顺地收敛了几分,心中某些心思莫名被满足了,如同发现一条对着其他人凶狠不驯的恶犬却唯独会在主人面前藏起利爪——即使这样的温顺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别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