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求于大王,楚国有惧于大王,大王可借晋制楚、借楚制越……” 说这句话的时候,许石显得小心翼翼。 晋国在“联吴制楚”的外交策略下大力扶持吴国,付出了很多真金白银。 现在吴国翻脸不认人的话,脸面上有点不好看。 不过阖闾对此没有太多抵触。 “许卿所言极是,晋、楚相持,吴国才能平安无恙,一旦楚国放弃北上争霸,必定与孤相争。不如扶楚国一把,即可保持晋、楚平衡,又可令楚国放弃越国。” “大王英明!” “不过,如此一来,我们恶了晋国,会失去中原诸国的助力,恐怕……” 许石拱手道:“第十胜,我与姜国交好!” “姜国?”阖闾仔细想了想,“一小国罢了,岂能与晋国相提并论?” “大王,晋国能给的,百年前已经给过了,无法再给我们多余的帮助,剩下的只有索取。而姜国,可以给我们新帮助、新资源。最重要的,姜国是一个小国,不会对我们有任何索取!” 帮助不帮助,阖闾不是太在乎。 但是许石最后一句话打动了阖闾。 晋国是大国,吴国得罪不起,两国交往中吴国都是小弟姿态。 说实话,阖闾是非常不爽的,但是没办法,只能隐忍。 而姜国是小国,交往起来肯定更轻松,更舒坦。 就算有什么不舒服的,分了就是,没顾忌。 “不知姜国能给孤带来什么好处?” “那就多了!”许石说道:“姜国有纸,有纸书,大王应该已经见识到《论语》的威力了吧?” 阖闾点头。 这次正是借着《论语》的影响,对内大清洗,把那些不顺眼的家伙杀得干干净净。 几篇轻飘飘的文章,胜过十万雄兵! 许石接着说道:“姜国还有一物,名曰老面神,旗下有各种酱料,若佐于鱼脍,滋味更加鲜美。” 咕咚! 阖闾饿了。 吴国人喜好鱼脍,但调料匮乏,大都是盐、醋、芥末、生姜等物。 阖闾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老面神的滋味了。 “若真如许卿所言,此物当风靡东南!” 阖闾瞬间醒悟,若能交好姜国,拿到老面神在东南诸国的销售权力,就能坐地赚钱,依照东南诸国对鱼脍的喜爱,这绝对财源滚滚。 问题是吴国与姜国非亲非故,能拿到销售权力吗? 万一楚国等其他国家争夺销售权力呢? “许卿,孤如何才能交好姜国?” 许石说道:“我听说姜国王子阳乃粗鄙武夫,为了获得文名自创一种文字,号称龙文。大王若能投其所好……” 阖闾大手一挥,“好!孤便带头学习龙文,并推行全国!此举惠而不费,获利巨大!哈哈哈哈……” 吴国落后,也就是在晋国的帮助下快速发展起来。 但晋国帮助的仅仅是军事,文化方面并没有太多改变,之前是受到楚国影响,学习楚国,盛行断发纹身,后面又学习晋国,仰慕中原。 吴国使用的文字有大周的文字,楚国的虫鸟篆,还有齐国、晋国文字…… 总之,很杂,很乱! 现在再学习姜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也是中原文化嘛。 而且,姜国群贤能作出《论语》,吴国率先学习,有什么不对的吗? 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学一门文字,不寒碜,对吧? 看到阖闾兴奋的模样,许石长舒一口气。 “外联姜国,此为富民强国第一策!至于第二策……”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