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1 / 2)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李长贵挑着的大红鞭炮足足过了半刻钟才放完。

身后李长贵家的大儿子手里还捧着未放的鞭炮,许先生和方先生带来的小厮已经上前,一人一支大扫帚,旁若无人的唰唰清扫起地上的红字。

李长贵大儿子的手中顿在半空,默默和李长贵揣着打火石鞭炮退到一旁。

余先生带头冲众人拱了拱,长袍一甩径自进了学堂大门。

跟在余然和大郎身后的小学子们见状,也顾不上再凑热闹,颠颠得就跟着进门。

吴大人冲衙役打了个手势,列队的一行人就拎着几个大包裹跟进了学堂。

围观的村民又是兴奋又是好奇,倒是不敢乱进学堂,注意力全放到了吴大人身上。

吴大人移步到杨家人身边,抱手笑道,“这几个包裹里装的都是些纸墨笔砚,是县令夫人特意挑选的,权作县令夫人出的一份薄礼。县令夫人说了,若是学堂还缺些什么零散小玩意,杨二姑娘只管送个信过去。”

就算是最次等的纸墨笔砚,这么几个大包裹也得花不少银钱。

更是解了不少人家的燃眉之急,不等杨家人谢过,那些家里出不起钱买纸张笔墨的,忙忙一叠声的道谢,赞颂县令夫人心善。

吴大人正事办完也不多耽搁,临告辞时想起另一件事,略一沉吟到底不是自己分内事,便压下没说,带着衙役自行回去复命。

学堂里的书童小厮都是做惯了的,接了包裹就将纸墨笔砚分发下去,三间学堂正堂已经坐满了两间,人人身前矮桌上都摆了一副纸笔,小学子们的脸上兴奋之余,不乏拘谨和忐忑。

许先生和方先生早和余先生商量出章程,知道来扬远学堂上学的这些孩子都是乡野孩童,别说启蒙根本就不识字,两人各负责一班,从基础的启蒙开始教起。

正堂外三块“上中下”的分班木板,两间都换成了“下”,一间挂着“中”班牌,里头只有三个人影。

上首坐着余先生,下首坐着余然和大郎——余然跟着余先生不必说,大郎早已启蒙,又在青山书院读了一年多的书,底子比其他人好了不知多少。

余然和大郎同岁,今年都是八岁,过两年就能下场参加童生试。

若是过了就成了生员得秀才之名,接下来才能继续科举考试。

不仅杨家对大郎寄予厚望,余先生对余然自有一番期望,望着下首两张稚气的小脸,余先生晃了晃脑袋,“大郎每个月书院休沐也到学堂来听讲。等翻过年,青山书院你就不用去了,和余然一起跟着我念书,你们两明年就下场试试,无论结果如何都先练练手,之后……如何安排到时候我再和你们细说。”

明年他虚岁十岁,家里的意思是让他先下场试试,过后再侧重念书。

这事他和彩芽姐通信时,彩芽姐已经跟他打过招呼。

大郎毫无他话,郑重应下。

余然听着却是微微一愣,先生话没说尽,他不由想到上次他陪先生去县衙见曹长史的事……

不过有对比就有竞争,余然愣神过后,看了大郎一眼,也跟着高声应下。

扬远学堂门外炮仗的硝烟味还未散尽,墙内已经传来朗朗读书声。

外头围着的村民莫名就起了敬畏之心,情不自禁放轻手脚散开,压抑着美好憧憬低声交头接耳。

学堂的事有余先生做主,杨家人不会插手置啄,帮着清扫完门外的脏乱也跟着人流散了。

柳氏眼珠子一转,见学堂临近鱼塘那里汪四郎乐呵呵的探头探脑,便颠颠的找李长贵讨要了剩余的鞭炮,丢给汪四郎,“余先生规矩大,那些文人又讲究什么‘清雅’还是啥‘清静’的,这些鞭炮大钱买的别浪费,你拿去鱼塘那边玩。”

鱼塘“开张”没有什么大动作,柳氏倒是物尽其用。

前头杨家人听了暗笑,汪四郎倒是高兴的诶了一声,捧着鞭炮就往鱼塘那里回转。

不一会儿就传来噼啪炮仗声响,夹杂着谢大娘的笑骂,更高的是谢大娘家几个孩子的尖笑声。

杨彩芽回头看过去,就见几个孩子又想凑近汪四郎身边,又怕炮仗烧到自己,边躲边笑好不欢乐。

流离失所后晦涩的一张张小脸,终于露出该有的稚嫩笑容。

明亮得比冬日阳光还要暖人心。

就连面带疲色的谢大娘也露出了开怀的笑,杨彩芽看一眼玩心大起的汪四郎,忍俊不禁,嘴角微微不自觉跟着扬起。

村东面的热闹过去,杨家隔壁的新居渐渐收尾。

这天白叔跟着匠人工头看过一圈新居,出了屋子才发现,天空已经飘下薄薄的细雪。

南地的雪不像北地那样来势汹汹,零零落落夹着雨水,落了半天地上不过一层转眼就化的薄冰。

白叔搓着手进了上房,见玉娘小脸被炭盆烤的红扑扑,笑着逗着玉娘说了两句话,将手靠在炭盆上笑道,“今年的雪倒是比去年来得晚了些。看这样子,恐怕要进了腊月雪势才会大起来。到时候新居盖好,我们正好搬过去,也省得再烧炭盆。”

后世时气候变化剧烈,江南一带入冬偶尔才有一两场大雪,稀罕的很,大讯朝的江南还未受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