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权倾南北> 第一八六四章 强权大汉与分权北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八六四章 强权大汉与分权北周(1 / 2)

() 鸿沟,对于先秦两汉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是淮水和大河之间的通道,是曾经楚汉的分野,也是中原的命脉,这条人工运河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帝国的兴衰。而到了汉末,鸿沟常年没有疏浚,逐渐荒废。

一直到历史上隋唐时期修建大运河,鸿沟摇身一变成为了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河段,再到宋代又成为了汴河,是都城汴梁的血脉河流。

而现在的鸿沟,应该是历史上最消沉的状态。

如果能够疏浚鸿沟,当然不是说和隋炀帝那样直接把河道挖的都能走大龙舟,而是可以通行运送粮草的船只和水师的战船,就已经足够支撑北伐之战。

不过李荩忱对此也有所担忧。

现在大汉具有那么雄厚的国力么?

隋朝就是被一条大运河再加上高丽三征给玩脱了的。

现在的大汉甚至还没有完成对天下的统一,贸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即使是在农闲的时候,也会不会对国家的稳定产生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长远来看的确是服务于民生的,对社会自然也是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从短期来看,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投入,朝廷拿不出来,这投入自然就落到了民间。

杨素径直说道:“此事可行与否,非是臣下范畴之内,臣断不敢越庖代俎,行非臣所辖之事。但臣之前已与户部、工部以及商部商量过此事,相信他们在几天内应该会给陛下拿出初步的计划。”

李荩忱微微颔首,看了杨素一眼。

杨素到底是杨素,精明的很,只要不是自己职责内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多过问的,鸿沟的疏浚固然是为了能够在未来服务于战事,但是更多地还是牵扯到民生社稷,和太尉府的关系自然不大。

即使是太尉府现在很期望这条运河能够修通,也只能看户部和工部那边的意见。

工部实际上好说,这帮家伙一向对军方是有求必应,关键还是户部,尤其是现在户部正在策划分割,新的部门名为“农部”,已经在筹建之中,顾名思义,这农部自然就是为了把户部所管辖的粮食这一部分内容拿走,并且把原本实际上下放地方的劝农等职责收敛上来,与此同时,包括新耕作技术的研究、新作物的培育等等都将由农部居中协调指挥,避免地方上各自为战。

看上去是户部这个庞然大物被拆分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荩忱这是借着拆分进一步增大了中央朝廷的权力,换而言之,原本的户部是二,那么拆分之后的户部和农部各自占了一点五,加起来就变成了三,这多出来的一自然就是从地方上收拢起来的权力。

加强中央集权,这是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势必要去做的,李荩忱当然也不例外。不加强中央集权的话,难道等着地方上因为权力太大而最终自立为王?

尤其是现在的大汉,本来就是典型的强权政治,李荩忱作为皇帝在上,有着绝对的发言权和对整个朝野的控制权,这种发言权和控制权自然是建立在李荩忱对大汉军队有绝对掌控权以及在民间有至高无上的威望的基础上的,因此李荩忱想要怎么调整,朝中的官员们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地方的官员们是无法反驳的。

强权政治的坏处是可能因为一人的喜恶而导致整个王朝的辉煌或者衰败,而好处自然就是高效。高效的中枢机构带动下面地方机构,让整个大汉快速的运转。

现在李荩忱还很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带领这个王朝一步步的向前走,也有的是精力来判断一件事的是非好坏,所以李荩忱并不害怕。高效的大汉能够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并且内部社会也会按照李荩忱的规划快速发展,等到李荩忱真的因为年迈而不得不放权的时候,大汉已经不再是个婴儿,而是个成年人了,自然不需要李荩忱的指挥也知道自己应该向哪里走。

相比之下,对面的北周就是明显的分权政治,世家掌握着不少的权力,因此宇文宪做什么事都有可能会受到阻碍,毕竟就算是符合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会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不同意的话这件事就有可能做不成。

宇文宪肯定也羡慕大汉的强权和高效,可惜他没得选。

这一次动兵威慑世家,更是直接把世家推到了北周朝廷的对立面,宇文宪因此换来的短期内的国家高效运转,实际上是在强行催动这个国家动起来,在疯狂之后,必然是矛盾激化、最后支离破碎。

这也是李荩忱和杨素之前所谓的饮鸩止渴的更深层次所在。

当然了,宇文宪在这上面也没得选,不让北周抓紧动员起来,那么他有可能都见不到来年的冬天。

现在的户部名义上是在分割,实际上却是在帮助李荩忱加强中央集权。

毕竟就算是农部被分割出去,还是在六部,不,现在应该说是七部的序列之中,甚至就连办公地点都可以不变,换个牌子就是了,归根结底还是本来就处理农耕粮食事务的那一帮人继续做下去。

受伤的总归不是朝廷中枢。

不过这件事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到很多材料的移交、人员的选拔和考核等等,还要接受御史台的监察,以确保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滥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