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大宋好官人> 第八百二十章:信心受挫的石可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二十章:信心受挫的石可斓(1 / 2)

辽国是什么家底?一穷二白,甚至一些宋朝的小地主的生活,都比契丹某些贵族好得多了。大宋是什么家底?那可是真正的繁华江山,富庶无比!就好比一个穷疯的邻居,要闯入富人家中烧杀打砸,这损失实在太大了。还不如给点钱打发他走,这笔账非常划算。这不,一转眼间,那穷疯了的人,就会拿着刚刚到手的钱来换米粮了。一样的道理,花钱买平安,就是大宋朝廷上下的心态。

但是赵煦却明白,命门掌握在对方手中,和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差别太大太大了。

虽然,建造一座坚城,还不足以抵消辽国的军事讹诈。但是,对于宋人来说,脊梁骨能挺直些了。最起码,还能跟辽国掰掰手腕,讨价还价一番不是?再不济的,主和派势大的时候,赵煦还能压一压。卑躬屈膝久了,人就忘了脊梁是要挺直的。汉人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好像除了宋朝,就没别的朝代了。

那些文人不羞不躁,赵煦却感觉十分羞辱。

奈何形势比人强,赵煦只能强忍不快,把辽国施加给大宋的种种事情,记在了心底。坚决建造一座坚城,是赵煦的打算。甚至还有把这座坚城当成陪都的意思,这事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了。文官之所以反对,无非是怕自己的利益不保,辽国借此发难罢了。

但实际上,辽国对大宋没有多少兴趣。因为耶律洪基这个皇帝,从来没有觊觎过南边的江山。此时的辽国,要不是为了维持对宋朝的压制,其实还真的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顶好的邻居了。最起码,比金国、萌古、突厥、匈奴……这些游牧民族要好,因为辽国的开化程度,对汉文化的接收,已经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耶律洪基怎么想,宋朝的文官怎么知道啊?所以,他们才上窜下跳,视张正书为眼中钉,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可惜的是,张正书背后是赵煦,皇帝的意志。

其实,文官们不是看不到一座坚城的好处,他们只是麻秆打狼——两头怕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宋朝的文官贪腐归贪腐,但还是挺为宋朝着想的,也能干点事。比起明末那些文人,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但他们却忘了,有种东西叫做“血性”。一旦一个王朝失去了“血性”,就是注定要被宰割的。

赵煦建造新城,除了准备后路之外,也是在充实大宋的底气,让宋朝上下都鼓足血性,对辽国的军事讹诈说“不”!

其实,张正书觉得大宋的处境,和清末民初的时候很像,都是被人欺辱着。

不同的是,宋朝还会反抗一二,最起码要去面子上的平等。

所以,在张正书看来宋朝还是有救的。这也是为什么张正书要抛出“天险之城”了,就是想试探一下赵煦还有没有血性。结果也没让张正书失望,虽然赵煦文文弱弱的模样,却是个标准的愤青。可以说,宋神宗和赵煦这两父子,虽然心急,但真的是为大宋好的。

然而,这个消息却把石可斓震得张大了嘴巴,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不可能!!!”

石可斓猛地站起身来,脸色有点狰狞。

“世事无绝对。”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万一契丹人打到了开封府,你说官家会怎么选择呢?”

“去新城……”

石可斓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个确实是事实。花了这么多钱来建造新城池,没理由放着不用的。再说了,不管是宋太祖,还是宋仁宗,都曾经想迁都,只不过碍于宋太宗赵光义那一句“江山在德不在险”就耽误了。赵煦是一位还算务实的皇帝,只要机会得当,他肯定会推动迁都一事的!

石可斓甚至可以揣测到赵煦用什么借口了,但是,这都没用。因为只要契丹打到中原腹地,迁都一事绝对是要提上议程的。到了那时候,谁都阻拦不了的。怪不得张正书说“世事无绝对”,石可斓突然感觉胸口很闷,这完全是被赵煦算计到了啊!

“石兄也不用担心嘛,这契丹人能不能打来,还是未知数。”张正书以为石可斓吓到了,出言安慰道。

石可斓苦笑道:“张贤弟大才,若为臣,定会是千古贤相!”

“诶,你可别害我啊!”张正书有点不乐意了,这做宰相累死累活的,有啥好?

“我算是明白了,官家为何会让张贤弟你主持筑城一事了,你是简在帝心啊!”

石可斓这句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

张正书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大宋着想,赵煦自然会误以为张正书是在帮他的。这就是即便张正书对赵煦有些利用,赵煦也能忍下来的原因。张正书的点子,在赵煦眼中就是个宝藏!

“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正书突然醒悟过来了,心道:“糟了,万一赵煦觉得我太野,要给我一个官,怎生是好?”

先前的担忧,一下就冒了出来,张正书脑门上都淌下冷汗了。这尼玛的,坑爹啊!

还好,曾瑾菡看到了张正书的失常,连忙转移话题说道:“我想是明白了郎君的意思,石官人要不要和我们合作一二?”

没人会嫌钱多的,石可斓自然也不会,笑着摊开了折扇:“怎生个合作法?”

有了这么个缓冲,张正书也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石家手中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