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得要两三张,而季知行一个人足足刻了18张……
所以,当外界疑惑于为什么季知行年纪轻轻就能有此成就时,邓迫觉得简直太理所当然了——惊人的量引起的是质的改变。
也正是因此,邓迫看得很开,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以季知行为标杆纯粹是自讨苦吃。
不过,经历不同,其他人没法像邓迫那样坦然,都在抓紧时间争取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开始前多读进几个字。
季知行推门而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个埋头苦读的群像,他欣慰地一笑:“开会吧。”
研讨会议程仍然是每个人轮流发言,总结自己上周的收获,包括心得与灵感。
第一个发言的是易言。
“主要方向是寻求“冷核聚变”的核解释,但大多数理论认为“冷核聚变”没有分析电极微观结构的作用,仅仅是一种体效应,所以我在理论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季知行不假思索地说道:“关于“冷核聚变”研究应该更侧重于挠场机制,以电极的尖端效应为突破口去分析电化学异常现象……”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笔唰唰写下几行文献名称:“这些你下周可以读读看。”
易言接过那张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心下暗叹:又是这样。研讨会开了五六次了,大家研读的领域都各不相同。但不论轮到谁发言,季知行都能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易言看向前方,季知行正在点拨单岩。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真空因为绝对压强接近于0,所以会试图填补空白区域,这是我们可以干涉和收集真空能的地方……”
其实,一开始多少有几个人还在观望这个项目的前景,试探季知行的能力。但一次次研讨会开下来,所有人都对他心服口服,对真空能这个项目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信不由衷到现在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说到底,动物的本能注定了人类天然慕强。而在学术界,科研能力高于一切,是最能引人膜拜的要素。
会议结束的时候,所有研究员对季知行的向心力又增强了好几分。如今哪怕有人开出更高的薪水挖角,恐怕也未必能撬动他们追随季知行的心。
一向不怎么关注人事关系的季知行也感受到了这股凝聚力,他心想,“民心”可用,是时候开展实验了。
其实,理论积累与实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两面,之所以这一个多月来更侧重于理论积累,是因为他必须保证参与实验研究的每个人都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在入职会议上,当他宣布科研项目为真空能时,所有人的反应他都看在眼里。说实话,并不乐观。
很多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如果连研究人员自己都不相信真空能的存在,都不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找到利用真空能的方法,那做再多的实验都是枉然。
如今,经过一个多月的研读活动,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完全不一样了。那么,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季知行吸取了以往在阎教授实验室和高霄教授实验室的经验,分小组开展工作。他自己带着俞竹藜和邓迫一组,新来的10人分作两组。一组由易言负责,一组由林逾静负责。
这两组的人员构成他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小组5个人,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理论基础扎实,有人思辨灵活,有人稳中有度,有人活泼乐观可以活跃小组氛围。这样的5个人形成一个小组,构成的整体就是相对稳定的五边形,不至于出现太明显的短板。
分组之后,季知行给每组布置了具体的实验任务,真空能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关于“冷核聚变”的描述参考《天然氧核冷裂变与冷核聚变形成能源新潜力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