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大明第一贡生> 第六百五十九章 城事即家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九章 城事即家事(1 / 3)

张周是腊月二十一抵达的港口。

上次来的时候,港口就已经初具规模,这次再回来看,俨然已是海滨一座大城,从造船、冶炼、运输,再到纺织等轻工业,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之前张周的产业基本都在京郊的西山,而随着港口修造完毕,这里也成为张周产业最新布局的地点。

城内军民的数量,从最初几千人,发展到现在有近十万人,且还在快速扩张中。

“张兄,咱前一次来的时候,那边都还是空地,怎么起了这么多屋舍?那高楼,有四五层高了吧?”

朱凤这次来,就好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到处都觉得新鲜。

而崔元那边则相对平静,这是他第一次踏足港口,就算眼前再雄伟壮丽,在他看来也不足为奇,毕竟有张周这样的神人在,造出怎样一座城都不觉得希奇。

“公爷,两位侯爷,卑职已让人收拾好了行馆。”孙上器出现在几人面前,此时张周还站在高台上,看着港口进进出出的船只。

朱凤笑着问道:“只是住在行馆吗?张兄在这里就没有什么私宅?”

张周道:“倒是有陛下的行宫。”

“张兄言笑了,行宫那地方,我是不敢去的。”朱凤面带惭愧之色道,“陛下都把这里赏赐给你了,应该在这里多修一些房子才是,听说这里的人都归你驱驰。”

张周指了指周围的工地道:“你看这么多地方需要工匠,我会为了私人的事情,去修自己的居所吗?我一年才来几回?住在哪不是住?”

崔元走过来道:“张部堂作为兵部尚书,以后很少会出京,的确没必要花时间在这里。相比于从山海关出来时……我还以为这一路……再见不到什么繁华。”

几人是从山海关方向过来的。

本来崔元以为,越往东边走越是荒凉,谁曾想到了渤海港口才知道,这里已经发展成为大明的海路运输货物集散地,已经形成了新的城市。

“各处的兵马已经在往这边调拨了,练兵也在继续中。”张周道,“用不了几日,水师将要出征,崔驸马可要留心了。这两日最好先适应船上的生活,船只出海航行等事,最好也先熟悉一下。”

崔元面带为难之色道:“知道了。”

他似乎也感觉出来,跟着张周就是要不断学习,他觉得自己连陆路上的事情都还没学明白呢,现在就要再学海战,甚至连航海的事也要学习。

对他来说有点煎熬。

……

……

当晚,港口仍旧是灯火通明。

因为港口需要在来年开春之后,多修造出船只完成大航海,以至于工期一赶再赶,工匠工作都要到深夜,甚至入夜之后仍旧有船只靠岸。

在一座四层楼的办公区域内,张周、朱凤和崔元在这里吃饭,桌上没有摆酒,但朱凤立在窗口却好像很沉醉一般,不断发出感慨,那模样让崔元都会觉得朱凤有点大惊小怪。

“旅途劳顿,吃完晚饭,早些休息。”张周道。

朱凤道:“不着急,这场面太壮观了,回到京城都见不着了,我想多看一眼。”

张周问道:“你想留在这里?”

“想是想。”朱凤突然想到什么,叹口气道,“可这里始终没有京师繁华,我要是在京,想要什么都有,那真是夜夜笙歌,而在这里……唉!”

一旁的孙上器笑道:“侯爷,您或是不知,这是靠海的地方,再往西南走个三四里,到城南头的地方,那地方也可以夜夜笙歌。”

“是吗?”

朱凤颇为意外。

崔元道:“本来在下也觉得好奇,这里这么多的军士和工匠,还有那么多百姓,如果只是在这里做工的话,没有任何的消遣,他们岂不是会闹事?看来……城里倒是挺完善的。”

孙上器道:“也没人去给安排,只是有人在那边修建了屋舍,随后那边就兴起了很多茶舍、酒肆的,再后来来往的客商,都会到那边去,再逐渐,那边就修起来很多屋舍,经营什么的都就有了。”

“随便经营吗?”朱凤来了兴致,“我也想过去盘个生意,是不是自己划片地,随便修房子就行?这可是个风水宝地啊。”

孙上器先看了张周一眼,这才解释道:“这是不可的,按照规矩,是要先缴纳税赋,由官府给划拨土地,他们在那上边修建屋舍,所经营的行当也必须要跟官府报备,只是公爷说,最近两年可以自行申报,要是过了这几年,以后再想来做营生的就难了。”

朱凤道:“要是在这里开个货栈、邸店什么的,应该可以吧?”

张周没好气道:“你这还没喝呢,怎么就跟醉了一样?身为朝中勋臣,随便与民争利,是不怕被人参劾吗?”

崔元问道:“张部堂,在下自行来经商自然是不可的,要是公主府派人来打理生意,您看行不行?”

不但是朱凤,连崔元都看中了这风水宝地,似乎他们都觉得新港口是有利可图。

张周不回答。

孙上器在旁解释道:“两位侯爷,您二位是不是觉得这港口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不瞒两位,不但是你们,就连那些来往的客商,来的时候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