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星裂解后,由三个王国逃离的星际飞船在太空里飞行了很久很久。
得益于当时先进的科技,三个国家都可以利用聚变发动机和恒星辐射能量作为飞船动力,展开星际旅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在飞船内部搭建并维系小生态系统的能力。
不知道过了多少代,星际飞船才先后找到了新的家园,然而,新家园的环境状况根本无法和皓星相比。
诺婴王国的幸存者率先找到了新家,卡普坦b星球,位于天龙座,这是一颗环绕红色次矮星卡普坦星的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太阳系约13光年,他们称那个星球为芬浪星球,当然他们从此自称为芬浪人。
诺塞王国的幸存者则定居在了天秤星座的格利泽581d星球,距离太阳系20.5光年,他们称呼那个星球为尼比鲁星球,这个星球上的人自称为尼比鲁人。
诺菲王国的幸存者是最后找到宜居星球的,他们幸运地找到了船帆座的HD恒星系,这个恒星系中有一颗HDb行星,这颗行星距离太阳系36光年,勉强适合人类居住,后来,幸存者命名这个星球为浑侗星球,他们自称为浑侗人。
非常幸运,三个王国的幸存者都找到了新的家园,只不过,到达新星球时人口数量进一步缩减到了几万人。
芬浪星球上人口最多也不过区区的2.3万人,人口最少的是浑侗人,活着抵达的人数只有8千人,而尼比鲁星球上成功抵达的人数则是1.7万人。
4.8万人是皓星文明仅存的人口总数,却分布在三个相距遥远的星球上,从此天各一方。
在皓星文明的基础上,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芬浪星球、尼比鲁星球、浑侗星球上都创造出了比皓星文明更高的文明。
在约35亿年前,这三个文明自成体系,文明程度达到恒星文明初期的水平,成为了银河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找到新家,并成功扎根新星球的皓星人,始终没有忘记故乡,他们时刻关注着太阳系里皓星的变化。
经过上亿年的演变,皓星裂解出的两个最大星体,裸露的岩浆逐渐冷却,在复杂引力作用下,两个不规则的残缺星体逐渐坍缩而变得圆滑,在刮了上万年的飓风作用下越来越接近球型。但是,他们的轨道却发生了变化,大气条件也完全不同。
裂解出的两个新星体,较大的星体体积也仅仅只有皓星的一半大小,而另外一个星体则只有皓星的六分之一大小。
在皓星裂解发生一万年以后,两个较大星体渐行渐远,已经相距1000多公里了,5万年后它们的距离变成了6000公里。
随着距离的拉大,较小星体自身的引力作用越来越小,上面的大气层不断逃逸,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温度变得越来越低,除了少部分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以外,星体上的液态水彻底消失了,这部分星体沦为了死亡世界。
而较大体积的那部分星体,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它的地心引力虽然足够大,也无法完全阻止大气的流失,造成这个较大星体上的大气层变薄,液态水减少。
在大约25亿年前,芬浪星球、尼比鲁星球、浑侗星球的科技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星际旅行和星系再造技术也相对成熟,三个星球的文明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三个星球越来越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于是,他们抛弃前嫌,着手开始了合作。
经过磋商,三个星球首先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以恢复皓星生态为着力点,重新建立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充分论证和研讨的基础上,联合工作组形成了完整改造方案。
根据太阳系的太空环境特点,充分考虑行星间相互关系,他们决定通过人工干预,帮助裂解出的那个较大星体恢复宜居的自然环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给它找到一个适合的轨道。
在皓星裂解的15亿年内,太阳核聚变反应趋于稳定,光和热的辐射量降低了很多,加之裂解出的这个较大星体地核的热量损失较大,所以,整个星体上的环境温度越来越低,常年没有液态水存在。
联合工作组决定对裂解出的这个较大星体实施变轨调整,让它距离太阳更近,而对于裂解出的较小天体,也不放弃,毕竟那是他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针对较小星体,也实施变轨调整,计划把小星体调整为大星体的卫星,让本来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星体永远互相守望,不离不弃。
变轨计划很快实施了。首先要对大星体进行初步加速,当时,加速天体只有一种办法,计算环境引力场,合理利用周边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找到最佳加速时机,然后实施核聚变爆炸,以产生推动力。
而在精密微调阶段,则要在星体上建造数座大型质子发动机,通过发动机的巨大推力达到轨道精确调整的目的。
尽管计算的很精确,尽管在最佳时机和最佳位置实施了精准加速,这个变轨过程还是持续了200年,核聚变爆炸实施了3000多次,工程量相当庞大。
在三个星球的通力合作下,终于把较大星体的运行速度提高到了30KM/S,这样,这个较大星体的轨道就从火星之外变换到了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