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历史军事>蚍蜉传> 6半野(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半野(二)(2 / 2)

不起什么水花。其山五商负责采办集散内地生丝、棉花、瓷器、茶叶等等,尤其受到影响。只经营贸易线中段的转运工作虽是目前郑家的核心业务,但相较之下,可由自己经销出口商品的内地业务无疑具备更大的潜力。

郑芝龙考虑这件事已经很久,包括派遣苏高照往内地各省走一遭,也是为了考察市场、牙行的行情,但总的说来,形势不容乐观,郑家的势力远未大到足以影响内地市场格局的程度。毕竟内地的官绅军头们也得吃饭,牙行没了,他们赖以为生的一大来源也相当于被掐断了。然有着牙行把持行情,郑家在内地的采购工作始终大受掣肘,既铺不开场面、也拉不动价格。“无牙人之烦”,赵当世提出的这一点,直击郑芝龙的心头痛。

“赵公准备如何代理?”

赵当世回道:“有我赵营在湖广,代为采理诸类货物,绝无牙行之吝。并河南、四川等地,亦可提供助力。”

“价格?”

“可事先议定,定期修正,待双方满意,即按章表契约为准。”

“货量?”

“同理。”

郑芝龙点到为止不再提问,赵营怎么去协调市场是赵营的事,郑家要的,永远只是成本廉价、货量稳定充足。赵当世既然信誓旦旦承认了,暂且信他,等正式谈定了事,再一条一条斟酌过去,有的是时间。除此之外,赵当世还提到了河南、四川两地,这两地与湖广确实是郑家内地货源的主产地,要是一举能将三省问题都解决,对郑家山五商的发展将产生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赵当世接着往下说:“为此,我方尚可为郑公在湖广等地兴建仓储,以为货物集散之地。”

这也让郑芝龙感到很有诚意。

郑家的山五商总部设在杭州,已经是目前郑家势力能掌控到的极限。然而出口货物的采买,又多分布于晋、豫、川、楚等更加内陆的省份,为了将集中起来的货物从各省运送到杭州,郑家不得不在各地设立分号,作为运送的中转站。但是,这些中转站的设立,无一不是困难重重,郑家需要派专人,根据各地不同情形,与当地占主导地

位的官员、豪绅、牙行甚至军头、寇匪等谈判,遇到过千奇百怪的条件、困境,不一而足。每年郑家花在与这些势力打交道的钱与精力,超乎想象。

如果赵营出面,通过自身在内地的影响力,帮助郑家建立起完善的货运体系,那郑家便可以节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成本节流意义重大。郑芝龙此前也调查过赵营的背景,晓得赵当世本人在楚北有着一定的人脉与影响力,近期颇受朝廷赏识,风头正劲、前途光明,就此看来,赵当世算是一个较有潜力的合作伙伴。况且,不说其他,能先在湖广解决仓储运送问题,对郑家就已经是不小的助力。

赵当世提供的条件一环扣一环,都贴合着实际,没有好高骛远和虚论浮谈。这一点是郑芝龙最为欣赏的。做买卖,最重要的还是诚信。偷奸耍滑,能得一时小利,一旦失信,永无大利可言。交易若不建立在切实的利益上,终究不会牢固。赵当世的言语让郑芝龙感到踏实,就此愿意与赵当世进一步谈下去。

“仓储之外,我营中尚可提供贮备金,以供郑公这边差遣。”赵当世接着道。

此形式古已有之,譬如唐之飞钱、宋之钱引、元之交钞,可以统称为“银票”。本质上银票是一种记账凭证

,本身不具备价值,形式为票据。明朝立国初,也曾发布过类似的“大明宝钞”,结果没有储备金,发行当年就严重通货膨胀,往后百年间面值一直很不稳定,正统以后,“积之市肆,过者不顾”,已经形同废纸,最后在正德年间被完全废止。不过民间钱庄、银号或是大商贾之间交易兑货,周转不便时也会小规模小范围使用私家的银票,从未断绝。换句话说,只要赵营、郑家两边约定好规则,那么郑家的人今后来内地交易,不用再携带真金白银,届时只需以郑家开出的凭证向赵营兑相应的现钱即可。支度均记在郑家公账上,定期再由赵营与郑家统一进行结算。

郑家家大业大,在内地建立几个钱庄轻而易举。然而中原各地近几年来流寇风起云涌、局势动荡的实际情况却让郑芝龙望而生畏,设立钱庄预先贮备钱财的计划因此久悬未决。是以当郑家进入内地进行大宗采购时,不得不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钱,带这么多钱在身上辗转千里本身就是另一种风险。山五商建立之初,郑芝龙就为这事苦恼,倘赵营能自告奋勇,揽下提供贮备金这项差事,出于赵营可见的强大武装力量,郑芝龙对贮备金的安全性的相信是毋庸置疑的。

代为采购消除牙人、建立仓储帮助转运、提供贮备金供支度,这是赵营针对郑家山五商着实存在的困境所能

提供的自身利益。当然,最后再加上一项,不论内地还是市舶司,每年的受益会给郑家分润,好歹凑齐了四项价值,多多少少能与赵当世要求郑家的四项要求匹配。

赵当世说话的时候,不单郑芝龙,苏高照也听得很认真。他是山五商中的把头之一,这种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怎能忽视。听得入神了,好两次温酒煮沸了也浑然不觉,直到壶盖腾爆而出。始才手忙脚乱收拾残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