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丞相觉得这是好事。太子无心政事,给他们争取了不少机会,至少工部那边的事,不会立刻就捅到皇上面前。
陈皇后也觉得太好了。她甚至觉得,趁着这个机会,让太子妃无声无息的“病故”也是个好办法,可以给东宫沉重的打击。东宫那边出了问题,她再想办法让皇上病重,局势就更偏向她了。
当然了,她没随便行动,最重要的原因是,东宫的“太子妃”还挺有本事,将后宫治理的像铁桶一样,水泼不进,暂时还没找到机会。
不过没关系,不急,陈皇后是个耐心的猎人。
而苏大学士一脉,则觉得太子妃病重实在是太糟糕了!眼下家中对东宫影响力最大的一条线,就是孙媳妇上官鸳,通过太子妃对太子施加影响。
若是太子妃出事,这条线就废了,这让苏家怎么不着急?
苏家先是派了靖王妃苏文月往东宫探病,但是被拒绝了。紧接着上官鸳请旨,想要进宫去陪伴病重的妹妹,但东宫那边迟迟都没有回应,没拒绝,也没同意,这让上官鸳“坐立不安”,每时每刻都处于焦虑中,甚至都影响了肚子里的孩子。
孩子差点出事,可把做丈夫的苏青云给吓坏了,他干脆朝衙门告了假,也不去东宫了,天天守在上官鸳身边宽慰她。
苏青云小两口门一关,拒绝任何访客上门,也以养胎的名义不再往长辈那里请安,就这样悄没声息的猫在院子里。
传说中胎气不稳的上官鸳肚子已经挺大了,在家闲得无聊,又不能出门,就只能给孩子做小衣服,做了一件又一件,男孩女孩的都有,苏青云看在眼里,觉得自己老婆是闲坏了,这么多小衣服,五六个孩子都穿不过来。
“提前备着。”上官鸳一边裁衣服,一边漫不经心地答道:“说不准过些日子,静儿就有了呢!这些一半留给我们的孩子,另一半我先给静儿攒着。”
可也是。苏青云点点头,又开始低头看他从东宫带回来的那些文书。
这就是东宫加班党的命运,放假回家也不能逃避。
而朝堂这边,武定侯和太子妃都在病中,上官二老爷和三老爷又都放外任,上官一族挑大梁的一下子就成为了京中官位最高的上官沐云。
上官侍郎笔记还是年轻啊!一个连媳妇都没娶的毛头小伙子,虽然作为刑官,业务能力堪称一流,但心理素质还是差了些。
这几日压力一大,上官侍郎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下去,做事颇有几分心不在焉。
他越是表现得忧心忡忡,苏家就越是不安焦急。苏文月和上官鸳都无法进宫,太子妃的病情也只能通过上官沐云打听消息了。
因此这几日,吴侍郎特别忙碌。
一边与御史大夫合作,咬住安溪候不放,一边还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来与上官沐云示好套话。
东宫谋臣的素质自然是不错的,上官沐云一如既往的嘴严。不过吴侍郎并不气馁,这两日总是找机会与上官沐云“闲聊”,他也没指望上官沐云主动透露什么,只盼着能从只字片语中,得出些隐晦的消息。
然后这一聊,就聊出了意外!
上官沐云按照提前部署,抓住这个机会,给吴侍郎透了个风,他只说了两句冯先生的事而已。短短两句话,不涉及重要细节,而且很快就像是反应过来似的,闭口不言,脸色还有些发白的样子。
这副模样立刻引起了吴侍郎的警惕。知微见著,那是一个合格政客的基本素质,通过上官沐云透露的只言片语,吴侍郎成功被套路了,他很快就知道了王尚书那边在查与苏大学士有关的事,也很快就知道了寒门出身的东宫谋士冯先生是苏大学士的同榜进士,当年在翰林院任职三个月,就辞官离开京城。
总指挥上官静和萧景珩坐镇东宫,吴侍郎能查到的这些,是东宫小两口想让他查到的,因此也只有这两条不清不楚的消息而已。
不知内情的吴侍郎,也没有门路去接触冯先生,因此他思忖良久,决定还是请教一下苏大学士,这两条消息有什么相关性。
吴侍郎不知情,但身为当事人的苏平可不一样。他一看到这两条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情报,就立刻警惕了起来。
冯先生因为是太子妃的闺塾先生出身,不在官场之上,因此他的确太轻视了!
万万没想到啊,竟然是当年的那个人!这个人隐姓埋名这么多年,最终还是选择回了京城啊!
怪不得!怪不得那个除了一张脸,一无是处的小丫头到目前为止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太子妃的宝座上。
若是太子妃的背后是这个人,那一切就说得通了!那可是个胸中有丘壑的奇才啊!为区区一女子出谋划策保住地位,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但这样的人,为何会委屈自己做个闺塾先生?他就甘心做太子妃背后的影子吗?
苏平绝不相信!
大费周章,隐姓埋名的回到京城,也只能是为了当年的事吧?虽然时隔多年,但苏平还清楚地记得,那人当初知道真相的时候,瞋目裂眦的模样。
因为这件事,那人失去的不止是前途,他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不想报复。
那人在东宫,说明东宫对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