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俗人回档> 第1107章 有道良才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7章 有道良才计划(2 / 3)

园千人招聘计划”宣布后,10个宣讲初审组立刻出发,奔赴事前圈定的城市和高校,进行招聘宣讲。

在有道集团,傅采宁是最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几个人之一。

10个宣讲初审组出发前,傅采宁给宣讲人员集体开会。

会上,傅采宁朗声说:“招聘宣讲是企业对外宣传的一条重要途径。外部招聘,不仅仅是选人,还负有传播企业形象的责任。所以我要求各位,在各地宣讲初审时,一定要公正、正派,要让应聘者从你们身上看到有道集团的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要让应聘者向往加入有道,要以扩大公司知名度,树立公司正面社会形象为己任。”

傅采宁接着说:“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在宣讲和初审时,一条核心原则就是尊重应聘者。绝对不允许草率面试,绝对不允许徇私舞弊,不允许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轻视应届生。我希望各位明白,一家公司的声誉,并不全是由公司员工和消费者塑造的,还包括数量庞大的应聘者和面试失败者。在宣讲和面试中让应聘者感受到尊重和友善,利用他们将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传播出去,比寻找到一两个优秀人才更重要。”

稍稍停顿了一下,傅采宁正色说:“最后,我提醒各位,人力资源部、集团总办和监察部,会联合对这次招聘进行监督。另外,集团网站上会公布一个投诉邮箱,接受应聘者投诉。招聘过程中出现任何违反集团规章制度的言行,一经查实,即按照规章处理。”

10月30日,四山蜀都。

下午14点30分,四山大学研究生教学楼三楼的300人阶梯大教室里,有一场有道集团的招聘宣讲会。

这场宣讲会一周前就开始在校园里宣传,直接效果是学校内外的打印复印店里弄简历的人明显增多,到10月28号,甚至都要排队。

30号中午12点10分,食堂里,一头短发的安桉问坐在对面的徐尚秀:“下午有道集团的宣讲会,你去吗?”

从别人嘴里听到“有道集团”四个字,徐尚秀感觉怪怪的,喝了口汤,她说:“不想去。”

安桉好奇地问:“为什么?怕人多?”

徐尚秀点头。

“去吧!”安桉央求徐尚秀:“你陪我去吧,我自己去没意思。”

徐尚秀:“”

安桉:“陪我去吧!”

徐尚秀:“”

安桉:“好尚秀!下午你陪我听宣讲,周末我陪你去支教。”

拗不过安桉,徐尚秀只好点头说:“好吧。”

2008年10月中旬,执行“良才计划”的有道集团向全社会公开“有道集团2009年校园千人招聘计划”。

“千人招聘计划”一出,立刻造成轰动。

在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多企业倒闭,多企业发不出工资,多企业停止年度招聘,多企业裁员过冬,国内外多专家学者发文称“2009年将是就业非常困难的一年”。

专家学者们的话已经被验证了。

拿10月底江宁的年度大型招聘会来说,组织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凑出相当于往年7成的企业参会。

就在这些企业中,还有至少14是碍于关系和面子来凑数的,也就是说,他们会接收简历,但不会有后续的笔试、面试环节。还有近14企业连样子也懒得做,在招聘会上挂一张招聘海报了事。

剩下的12企业,也都大大压缩了招聘人数,彻底成了僧多粥少。

不只江宁。

把视线投向国内几个一二线城市,10月底的招聘会全都大同小异。

经济危机的影响完整地传导到就业层面,破坏力表露无遗。

这个时候,这样的环境下,有道集团“逆势”的“千人招聘计划”如同鹤立鸡群,一炮而红。

在有道集团大本营松江,“有道集团2009年千人招聘计划”公布第二天,北江日报和松江日报都在重要版面进行了报道。

随后,评论员文章跟进,称有道集团的“2009年校园千人招聘计划”既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又体现了企业对国内经济形势的看好和乐观,同时还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评论员文章一出,被广泛转载,彻底带起一波节奏。

松江市内的高校,全都主动联系有道集团,表示愿意给有道开专场招聘会,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校园千人招聘计划”里分一杯羹。

这些学校中,底气最足的是温从谦的母校,也是江省全国排名最高的松江工业大学。因为论学校实力和毕业生素质,松江工大跟市内其他高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工大要高出很多。

而底气第二足的,就是有道集团董事长边学道的母校东森大学了。

在松江,提起有道集团,一个很流行的谈资就是有道集团里的“东森系”。所谓“东森系”,即指有道集团内,出自东森大学的管理层和员工。

有人做过统计,在有道集团,东森大学毕业生占到集团员工总数的48。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

把48放进有道集团1万4000员工总数里一换算,就会发现非常惊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