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俗人回档> 第1062章 妙笔生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2章 妙笔生花(3 / 4)

37年的报纸。

看见边学道的表情,沈馥说:“这里的古玩,最老的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附近的古董珠宝店都经营多年,运气好加上眼力好的话,能淘到不少珍品。”

边学道好奇地问:“你来淘过?”

沈馥点点头:“几个月前我这里花5000英镑买了一个13克拉的古董钻戒,拿回去找人鉴定,是真品,品质很高,而且有些年头了,基本上算赚了。”

听沈馥说到钻戒,边学道表情有点呆愣。

沈馥微笑着说:“你别多想,我又不是年轻小女孩,对这些东西没执念。买那个戒指纯粹是觉得看着合眼缘,头脑一热就消费了。”

边学道低头看沈馥的手,只见她两手十指光光,没有任何饰物。

楸馥见了,轻声说:“等我退休了我再戴。”

边学道拍了拍沈馥挽着他胳膊的手,没说话。

两人沉默走了一段,遇到一对在街头摆摊卖杂货的白人老夫妻,这对老夫妻全都一头白发,目测起码70岁往上。

老夫妻面前的摊位上凌乱地摆着几本泛黄的书籍、几幅年久失修的油画、几个雕花老相框和一叠古旧的明信片。

让边学道感兴趣的是,两个老人不看摊位前过往的人流,而是对坐着,一边喝咖啡,一边吃面包,表情既安逸又满足,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幸福时光中。在两人脚旁趴着一条金毛幼犬,可能是阳光晒得它太舒服,闭着眼睛昏昏欲睡,完全不顾人来人往的脚步声,只有耳朵偶尔轻轻抖动一下。

边学道走过去,摘下墨镜打量老人的摊位。

见边学道拿起一张老明信片看了又看,老人说:“这张是1966年的明信片,已经有40年了。”

边学道问:“多少钱?”

老人说:“两英镑。”

放下明信片,边学道又拿起压在书籍下面的一个古旧日记本。

翻了翻,里面全是手写的漂亮英文,他扬着日记本问老人:“这个是什么?”

老人说:“旅行日记。”

“旅行日记?”边学道随口问了一句:“谁写的?”

老人说:“我祖父年轻时写的,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边学道:“……”

沈馥从边学道手里拿过笔记本,看了几眼,问老人:“这个怎么卖?”

老人说:“100英镑。”

边学道好奇地问了一句:“这么有意义的东西为什么要卖?”

老人平静地说:“等我死后,没人在乎它。”

沈馥试着砍价,问道:“100英镑有点贵,能便宜点吗?”

老人摇头。

沈馥想了想问:“祖父年轻时是做什么的?”

老人说:“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的生命里未必没有动人的故事。”

老人的这句话打动了边学道,他掏出钱夹说:“日记本和刚才那张明信片我都要了。”

老人似乎没想到真的有人会买这个日记本,他盯着沈馥手里的日记本看了两秒,眼中隐隐有一丝不舍,不过最终他说道:“我收你100英镑,希望你能善待这本日记。”

边学道郑重地冲老人点头:“我会好好保存它的。”

边学道确实会好好保存这本日记。

既因为刚才某个瞬间这本日记让他想起了自己那本记录“秘密”的日记本,还因为这个日记本给了他灵感,启发他想到了沈馥v改编电影的剧本思路。

边学道曾看过一部名为《the-words》的美国电影,电影中文译名叫《妙笔生花》。

电影讲的是一个年轻作家遇到了创作瓶颈,蜜月旅行中,他在巴黎一家古玩店里买了一个很旧的文件包。后来,他在文件包的夹层里发现了一份手稿,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1940年代巴黎的爱情故事。手稿让年轻作家轻叹不已,他将这本占为己有署名发表,一鸣惊人,功成名就……

电影里是古玩店,这里是古玩集市。

电影里是手稿,这里是旅行日记。

电影里讲述三对男女的故事,沈馥的v里有三个演员,边学道还准备启用几个欧美演员,刚好凑三对。

离开摊位后,沈馥问边学道:“你花100英镑买一本日记做什么?”

边学道说:“你不觉得看一个100年前的人写的东西很有意思吗?”

盯着边学道看了几秒,沈馥说:“上学时学的文言古文全是几百年的古人写的,《诗经》是2000年前的古人写的,还有《徐霞客游记》,看这些岂不是更有意思?”

沈馥极少抬杠,不过她每次抬杠都能正好命中边学道的死穴。

边学道卡巴卡巴眼睛,说:“这是外国老头写的,经历和视角肯定不同,闲暇的时候看看,没准真能发现动人的故事。”

沈馥看着边学道,似笑非笑地说:“要不你也写一本旅行日记吧,以你的名气,不用等100年,也能卖个好价钱。”

边学道正色说:“是个好建议。”

到诺丁山,当然不能错过电影里那个蓝色门的the-travel-bookshop。

找到书店后,边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