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府。
林管家林如信正在书房中处理各地传来的消息和杂乱繁多的事务。
暴雨季节已经结束,风寒疫病也已经得到控制,粮价药价也都已经得到了稳定,临渭郡的一切都很让人放心。
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如临渭郡这般稳定。
南方诸郡的洪涝灾害,北方诸郡的邻国犯边,东方诸郡的奴隶贩卖,西方诸郡的饿殍遍地。
在各地的眼线将这些消息定时传来这边,供他们参考,做出判断和决定。
临渭郡不算是多好的地界儿,各方面都很平庸,没有高山,没有大河,没有丰沃的土地,也没有什么有名的特产。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反而是最先从灾难中恢复过来的。
当然,除了天时地利之外,还少不了人和。
首先一个,就是临渭郡的新任郡守,出身寒门却颇有才华,早年间曾受过温家恩惠,算是温家暗中的一大支柱。
自然,这温家,是京都温家,不是临渭温家。
不过也没什么大差别就是了,两家本是同源一家。
新郡守上任,先是整顿吏治,经调查确认后,替换下了很多贪官污吏。
又适时的征徭役去修筑河堤,避免了灾难的进一步扩大。
且还抽调了其中一部分徭役去支援周边几个郡,避免渭河上下游出现问题影响到临渭郡。
这些措施是很有效果的,临渭郡至今保持着安稳就是一大证明。
其次一个,就是能写出全面完整的应对风寒疫病的医书的大夫,白石。
这医书,如今照看温七身体的前太医也赞不绝口,称妙绝。
世上不乏有能治疗的了这风寒疫病的大夫,但他们却大都要借助各种名贵珍稀的药材。
这也就注定疫病救治起来花费甚巨,且受制于那些珍贵的药材,能得救的,不过那么寥寥百千人。
但这份医书不同,不仅针对不同的病情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还足足列出五六种治疗方法。
这些药方大多使用寻常药材,价格并不高昂,草药也好寻找,大多数人家都能负担得起,也能够大量推广开来。
有了这份医书,风寒疫病被控制住是早晚的事情。
这医书,非是有身后医学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治疗经验之人写不出来。
而济民医馆白石的身份和这些年来的作为也早就被查过了,曾是皇宫中的医官,又在此地行医十二年,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林如信回过神来,看着从京中传回来的消息皱眉。
北域邻国爆发牛瘟羊瘟,屡屡犯边,而守军中也爆发疫病,且缺少粮食,兵力更是不足,防守起来很是被动。
治疗疫病的医书已经由郡守呈报入京,草药什么的温家在各地的桩子也都暗中收购了不少,这不是问题。
至于后两者,想来京都温家要费一番功夫了。
新帝眼下虽然还肯重用帮他夺得帝位的京都温家,但心中只怕早有防备之意。
这点从温皇后三年不曾有孕,而宫中三年出世四子二女,其中皇子生母不乏其他世家贵女;
再者从新帝近几年大力拉拢提拔封赏其他世家中,也能窥得一二。
先帝在位之时,世家倾覆之事就屡有发生。
如果温家倒了……
不,温家历经几朝而不倒,更不会倒在一个自家扶持起来的皇帝身上。
林如信正想着,忽然书房的们被敲响,得到他的允许后,心腹进来呈上一个锦盒。
他问,“这是什么?”
心腹道,“温家医馆那边送来的,说是上好的野山参。”
林如信心中没什么波动,临渭郡这地方可从没听说出过野山参这东西,多半是人工种植出来凑数的。
便随意地挥了挥手,道,“拿给我做什么,拿去给崔大夫瞧瞧。”
崔大夫就是现在给温七照看身体的大夫,早在皇宫中的时候,温七的身体就一直是由他照看的。
心腹没动,“已经给崔大夫瞧过了,崔大夫让拿来给您瞧瞧,看看要不要往京都神医那边送。”
林如信这下倒诧异了,做了多年御医的崔大夫自然不可能认错,不好的草药早就打发送回去了,好一些的便留着用,自来如此。
这次却送来他这边,还说要不要往京都神医那边儿送,属实让人意外。
莫非,这真是什么上好的野山参?
倒也不是没可能,或许是本地哪家人从外地购来转卖与他们,以此来示好,谋求些别的好处。
这种事情从前他没少见,只是现在再碰到就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了。
他接过锦盒,打开只看了一眼,便瞬间严肃起来。
“医馆那边有说这是谁送来的吗?”
他是识货的,虽然不是什么医者大夫,但身为世家子弟的他曾见识过不少好东西,野山参也不例外。
这支野山参一看便知道价值不俗,轻易难得到!
拿出这样的好东西来,若说没什么别的心思,他是不信的。
“是白石,白大夫。”
林如信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有说他想要什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