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过继子的科举之路> 90、第九十章三元及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0、第九十章三元及第(1 / 3)

于是万青云便大胆地写了起来,他引经据典,结合在现代史书看到的某些事迹以及套用现代的某些方法,他不畏惧任何人,不考虑任何的势力,洋洋洒洒的在草稿纸上写完了殿试试题。

刚写完试题,万青云便听到殿内有咀嚼东西的声音,他装作翻看试题,然后偷偷抬头一看,这时他才发现惠元帝已经走了,前面的考生在吃宫饼。

于是他把毛笔和试卷都分开放好,然后活动活动手腕,便拿起自己桌案上的宫饼吃了起来。

因为殿试只考一天,为了以防考生们喝多水在殿中出丑,所以中午并没有给考生们提供水喝,因为皇帝监考,所以考生们不能去茅厕,以至于知道这些流程的考生早上来的时候都不敢喝一口水。

不过反正只需忍耐一天,倒也不是很难,于是万青云安静地吃完了宫饼,便准备把自己写的答案誊抄到答题纸上。

大吴殿试策论一般是在一千字左右,从开始到中间的书写,再到最后结束都有一定格式,字体必须用正体,即所谓的“馆阁体”,馆阁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齐平,它是大吴科举考试的通用字体。

万青云本来在现代就有一些书法底子,穿越到古代又练了十来年这种字体,如今他不仅写起来很是娴熟,而且提笔勾勒之间还有自己的一套章法,隐隐约约好像有自己的风骨。

之后万青云便铺好了答题纸,应要求他把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和祖宗三代的信息都写了上去,为了以防失误写错字,他双耳不闻任何事,专心致志的誊抄自己做的策论。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万青云有多认真和专心呢,他认真到连惠元帝在他旁边站了好一会儿,人都走了,他都没有察觉,他只顾着埋头写自己的试题了。

万青云收拾完所有东西后,便坐在桌前一动不动,等着官员们收试题和答题纸。

万青云想了想自己写的策论,心想,他算是一博吧,毕竟殿试都是各府选上来的人才,他虽然对自己有把握,但是也不能确定他能得到什么名次。这篇策论算是他铤而走险了

,成了他可能留在京城,败了他就只能外派做官了。

真的没猜中,失误了,他可能此生都不能升官入京了。

但是他既然敢写,就有承担代价的勇气,罢了罢了,随天意吧!

因为殿试是早上开始,黄昏结束,所以万青云的试卷被糊名收上去后,他便从集英殿出来了。

之后他和衡山书院的其他考生们一起到了宫外,他们坐上韦山长的马车,然后在韦山长的带领下回到了院子里。

凡是通过会试成为贡士的人都会榜上有名,一般都会成为进士,所以考生们也不担心会被淘汰,他们唯一有些忧心的就是名次问题了。

大吴殿试经过三天阅卷才会公布殿试排名,为了防止考生私贿读卷官,所以阅卷这三天,读卷官们皆会住到宫里,被人监督着,不能出宫门口一步。

而且阅卷时,读卷官不能拆开写有姓名的第一页糊名处。

读卷官将会轮流批改三百份试卷,评过之后,他们会把这些试卷分为三等,但是只有前十名贡士的试卷才会呈送到皇帝面前,皇帝会当场拆开这十份试卷,拆开每份试卷的第一页,露出姓名之后,皇帝则会认真看完这十篇文章。

皇帝定前十名名次的时候,几位读卷官会在场,他们将随时回答皇帝的问题,在皇帝定排名的时候给出建议,其他的一些官员也会在殿内听着,可以发表看法。

十名之外的卷子,则会有读卷官们排名次,排完之后会和前十名的试卷一起呈送到皇帝面前,皇帝定前十名名次的时候,若是好奇或者什么,他将会随机抽取几份十名之外考生的试卷,若有满意的他会给这些考生提一下名次,名次提高多少这就要看皇帝的心思了。

这日清晨,读卷官曹文耀像之前一样,拿了一份试卷批改了起来,越改他眉头皱的越深,好不容易改完之后,曹文耀大骂一声:“好一个不知所谓的小子!”

旁边的读卷官李永安看着曹文耀满面怒气的样子,有些好奇地问道:“曹大人,怎么了?你看到了什么?”

曹文耀把试卷递给了李永安,他努了努嘴,有些嘲讽道:“看看这位考生写了什么?他真是异

想天开,胡言乱语!”

李永安拿到试卷后,认真的看了一遍,这时他才知道曹文耀为什么这么生气了,因为这位考生实在是太大胆了,这位考生写的内容让他吃惊不已。

这位考生直接点出了屯田的利弊,然后提出了一些针对世家大族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朝廷派人去学习养马训马之术,然后由皇帝圈一个地方,出银子,派亲卫去管理,不让朝廷官员们插手。

漕粮和军费这方面,他建议皇帝直接派亲卫押送到军营,军中将士们用多少将记录多少,以后把花费名单呈送皇帝面前查看。

这篇策论当然不止这些内容,这位考生还提出了其他的应对方案和依据,不过这一个方案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让看过这篇文章的他们惊诧不已,以至于占据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法在意和思考这位考生的其他方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