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姑娘你不对劲啊> 第617章 山中遇狼,问策于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7章 山中遇狼,问策于虎(1 / 2)

在一片愁云惨淡的氛围里,大家终于陆续抵达了二品。</p>

放在世家这边,是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人类异能者的极限绝对不是三品。</p>

然而姑娘们却没有多少开心的意思,因为升到二品并没有什么感觉。</p>

除了异能施展变得更纯熟、更强大了以外,没有对应的支撑算法,也没有网络里所谓“充斥全身的磅礴力量感”。</p>

总之就是没什么感觉。</p>

士族那边,在得知自家女儿已经二品后,岳父们也开始互相勾连起来,似乎在商量什么隐秘的计划。</p>

建康城内,一股声讨庾元规的浪潮,也在清议之中缓慢地酝酿起来。</p>

不过数日,荆州那边就传来了庾元规的死讯。</p>

按照庙堂规矩,像庾元规这种级别的重臣,而且又是因为北伐负伤而死,通常需要加封一个虚衔,然后由清议去评定一个谥号。</p>

是非功过,便都在这个谥号里了。</p>

台城这边给出的意见,是加封“太尉”,谥号“文康”。</p>

慈惠爱民曰文,安乐抚民曰康,“文康”这个谥号毫无疑问,是一个赐予执政官员的美谥。</p>

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了深宫之中的庾太后以足够的面子。</p>

然而这样的谥号,在从台城放风传播到清议里头时,却像是火星落入了炸药桶般,迅速就掀起了爆炸般的不满声浪。</p>

“庾元规对内不能引领士族,滥杀宗室,致使对外不能安抚流民,逼反江北,有什么资格领‘文康’的谥号?”这样的议论声,仿佛在一夜间传遍了整个建康城,使得几乎全体士族、官僚,乃至大街小巷的新闻媒体,都开始隐隐地鼓噪起来。</p>

次日清晨,便有人详细列了庾元规四大罪状,洋洋洒洒数百字,在互联网上飞快传播开来。</p>

其罪一:王见忌于元帝,遂蓄异图,苏见忌于中书,乃生变志。</p>

说苏子高之所以叛乱,是因为庾中书不容他苟活。</p>

其罪二:遣使剖明,自愿外迁,征命已下,乞补荒郡,一再不许,激之为乱。</p>

说苏子高多次上书愿意外迁,甚至要替朝廷镇守北方边境。庾元规仍然不许,最终将其逼反。</p>

其罪三:求入卫而俱却之,谋截击而复不从,事前无弭变之方,临事无御贼之策。</p>

说苏子高叛乱后,温太真郗道徽等方镇要来支援,被庾元规拒绝;孔君平陶恭渊等将臣要主动出击,又被庾元规否决。事前思虑不周,事发后又手忙脚乱。</p>

(言外之意便是,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p>

其罪四:身为元舅,败不能死,窜匿荆州,谋人家国。</p>

这句指责说得最狠,批判庾元规身为国舅爷,在建康失陷后却没有殉国谢罪,反而带着皇帝逃到荆州去,夺了荆州龙骧军的大权。</p>

如果说前面三条罪状,都是在否定庾元规的能力,那么第四条罪状则是**裸的诛心,暗指庾元规挟天子自保,有不臣之心!</p>

四大罪状,写得工整,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里面的事例也无一捏造,全是众所周知,可见这背后主笔之人的功力。</p>

绝不是什么普通的媒体记者能写出来的。</p>

最后总结说他“人臣之罪,孰大于此”,便是将庾元规的罪状盖棺定论,要他永世不得翻身。</p>

四大罪全篇,被锦衣卫以秘奏形式传到宫里,惊得庾太后连忙抢过秘奏,起来。</p>

读到第一罪,庾太后冷笑了声,眼里怒意渐生。</p>

读到第二罪,庾太后以掌击桌,脸色冷峻冰寒。</p>

读到第三罪,庾太后沉默不语,半晌幽幽叹息。</p>

读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