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帝下令, 命四位王爷留在灾区主持灾后重建工作,并彻查此次灾区官员贪污受贿一事。
如果不是因为灾情太过严峻, 而百姓伤亡惨重,宣和帝压根不会去写什么劳什子的“罪己诏”。而他的大臣们非但没有帮着他一同砥砺前行,反而还一个劲儿地拖他后腿!
真正有罪的应该是那些贪官污吏才对!
宣和帝已经打定主意了,不论此次查到的是谁, 就算是皇亲国戚,那也一律严惩不贷。
宗室里总有那么些人仗着自己辈分高就“倚老卖老”,宣和帝已经忍了他们很久了。有些人就是这样, 仗着自己是宗室就认为自己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宣和帝对宗室那群人的尿性可是了解得很。
朝臣们自然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针对这件事发表什么言论,更是巴不得宣和帝不在早朝的时候提了。
墨珣才刚当官不久,还是个清水衙门, 别说他本身就对钱财没什么概念,就算他有概念想贪污受贿,那也得别人瞧得上啊!
而越国公, 墨珣与他相处良久, 自然也知道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孤臣,这就连被人连累的可能性就小了。
所以, 他们这一家还真是淡定得很。
平常大臣们的办公衙门都在宫里,墨珣自然没能瞧见他们有多着急、多焦虑,反正面上自是一派的云淡风轻,就算聊到那些已经被下狱的贪官, 那也是满腔怒火、同仇敌忾的。
不过自从墨珣上次听到有几位大臣私下里聊到那些被抓了的贪官, 是以一种忧心忡忡的语气之后, 墨珣就不会再相信他们表面上的宁静了。这些人不过是没逮到机会罢了,不代表他们不贪心。更有甚者,或者已经收受了贿赂,所以正是沆瀣一气。
就像越国公所说的,这些事并不归墨珣管。而且墨珣相信越国公其实早就已经知道有人贪污受贿,不过是出于种种的考量,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证据,这才放任他们逍遥法外。不仅如此,或许连宣和帝也早就知道了。
墨珣这段时间在编修年史,倒是之前以前也曾抓过贪官,朝廷的手段也是严厉,每次抓到之后处罚都很是利落。但或许是因为监察得不够,导致了抓到大贪官的次数也并不多。上下包庇必定是有,否则不会藏得这么深。
而这一次抓得那么痛快,首先是因为派到地方上的钦差大臣是四位王爷。这四位更是卯足了劲儿互相较着劲,自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抓一个,我也要抓一个。再者,宣和帝刻意为四位王爷挑了位置,尽量将王爷们派到并不支持他们的地方去。最后,宣和帝已经表现得那么明显,他笃定了此次必定有人贪污赈灾的银两。如果最后什么都抓不出来,或者只拉了几只小虾米来顶嘴,恐怕还会落得一个办事不力的头衔。
想到这里,墨珣忽然眼睛一眯。他在查资料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奇怪,以前虽然也有过类似与今次这么大的水灾,但却从来没有拨过这么多的钱。当时墨珣只认为是当时的财政收入不及现在,而且又有战争,这才使得朝廷拨不出款来……不过现在细细想来,说不准就是宣和帝刻意为之了。
当然,这也不过就是墨珣的猜测罢了。毕竟宣和帝的决断不会告诉墨珣,而宣和帝在收到之前那些被派到地方上的官员上报的计划和所需预算的时候,会不会又另外挑了人重新核算一遍……这些都尚未可知。如果这一切都尽在宣和帝的掌握之中,那么墨珣不得不说,宣和帝的心思果然难测。
墨珣想的这些,越国公应该也是不知情的。如果他知道,怎么都会提点自己两句,也就不会是一副让自己不要多管闲事的口吻了。
因为国库空虚的缘故,灾后重建的钱,宣和帝允许王爷们先行动用从贪官家中查抄出来的赃款,但也要求款项要列明,同时需得写奏折。洪水退去之后,宣和帝并未将查阅灾区奏折的权限还给御史台。也就是说,只要是四个王爷递上来的奏折,仍是不需要经过御史台,直接呈交到宣和帝面前的。好在王爷们的奏折也并不多,宣和帝自己处理起来也很快。
不过,在收到王爷们奏折的第二天早朝,宣和帝便会让柱下御史将王爷们奏折上的内容念给朝臣听。四个王爷将审理官员、赈灾物资发放、灾后工程建设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事无巨细地写在了奏折上,这就使得墨珣在太和殿外站着的时间比以往要长了不少。
朝臣们一时也拿不准宣和帝究竟意欲何为,只是宣和帝这段时间发怒的次数变少了,在早朝的时候也变得不怎么爱说话。而宣和帝不说话,那就是要等着朝臣们发表言论了。但是,多说多错的道理,人人都懂。于是朝中人人自危,更是担心自己一着不慎,就引来了宣和帝的怒火。
这日柱下御史从宣和帝的贴身内监手中接过奏折,这就开始朗声读了起来。
大致意思是说,繁楚王在榆州查贪污受贿,发现以林家为首的皇商,在赈灾过程中,以次充好,以陈年旧米代替新米,将发霉受潮的谷子送到灾区以作赈灾之用,想借此蒙混过关,骗取朝廷的补助及免征免税。
这件事如果是放在以前,那恐怕连提都没人会去提。但是正是在这种风尖浪口,宣和帝正在气头上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