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墨珣与越国公就一同搭乘马车进宫去了。虽然每日都要早朝, 但官员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各自的品阶来排的, 像墨珣这样的从六品连进入殿内的资格都没有, 只能在外头毕恭毕敬地站着, 等到殿内的大臣们与宣和帝商议完了国家大事之后, 退了朝,他们才能离开。
墨珣上头还有掌院学士、副掌院学士……总之, 他作为一个新晋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本就不能越过掌院学士直接在早朝上跟宣和帝禀报的。就算是墨珣发现有任何问题,那也需要先与翰林院之中品阶比他高的官员交流。
作为一个新来的翰林官, 随随便便就跑到宣和帝面前露脸, 或是直接就给宣和帝写奏折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尤其是在同属翰林院的周涛对墨珣还虎视眈眈的时候。
在早朝时候, 官员的排列顺序并不是按照各个衙门排, 而是严格按照彼此之间的官职品阶站着, 品阶越低排得越后。
像墨珣这样站在殿外的官员很多,但却也没人敢私下攀谈。除了因为周围有禁卫军和内监之外, 还有就是彼此之间或许并不熟识, 有些甚至是因为派系不同而并无交流**。
早朝如果快些, 一般一个时辰内就能散了。慢的时候可以有两个时辰, 一直熬到宣和帝需要用午膳的时候, 这时才能得到宣和帝一句“容后再议”。
墨珣站在殿外, 位置也靠后, 自然是听不到殿内的大臣们今日与宣和帝在讨论何种议题。不过他暗自将听力扩开了些, 也就听了一点儿,今日议题是“伏汛”。
伏汛为大汛,一般发生于夏季三伏天前后。因为入夏之后降雨频繁,连降暴雨而使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每一年朝廷都要大量拨款,招收民工防洪固堤。
墨珣听着听着就把自己的注意力撤了回来。他目前在翰林院其实主要就是负责编修书籍,像太和殿内讨论的议题却并没有机会参与。如果待会儿回到了翰林院之后,掌院学士有提起,要求他们执笔书写建议之类,那他才能有参与的机会了。
墨珣这便半阖眼帘,本想琢磨一下这如何治理河流,但随即却又觉得自己对于这河道的情况并不熟悉,手头上掌握的资料和讯息都不够,真要让他来说,那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如此一来,倒不如等到有时间再问问越国公。
朝廷上现在讨论的无非就是拨款、赈灾和征兵,而拨款与赈灾自然就需要派官员到地方上去了……
墨珣这么想着想着,思绪就放开了,等到听见了太和殿外的内监高喊“退朝”“皇上起驾”之后,方才意识到——就算要派人到地方上,那也轮不到自己啊,他在这儿瞎想什么。
退朝了之后,墨珣便与翰林院的其他修撰一起往翰林院的衙门去了。而等到掌院学士回来之后,却并没有听到他提起早朝上的事,想来那事儿也就不归他们负责了。而墨珣这就开始跟在其他修撰身后学习该如何草拟文稿了。
*
伦沄岚同赵泽林说好了今日要上林府拜访,帖子去得临时,但林府似乎本早就料到越国公府会来人,直接就让越国公府的家丁给赵泽林回了话。
伦沄岚当真是三年多未曾见过林醉了,再加上他听了唐欢遥的话之后,心里隐隐有些不舒服。尽管赵泽林同越国公已经跟他解释过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还是想着能亲自与林醉见上一面那才好。按理说,就算伦沄岚亲眼见到了林醉,那也瞧不出什么,但总归是要自己亲见到了才能心安。
林醉既然与墨珣定了亲,那么林家自然也就对十分注意墨珣回乡守孝的时间了。
再加上林醉两年之前就已经及笄,所以等到墨珣差不多该回京的时候,程雨榛便有些坐不住了。
林醉本来就比墨珣大了两岁,虽然京里也不乏有十八岁才嫁人的哥儿,但大部分都是在及笄之后就嫁人了。林醉这一下子就被拖过了两年,反倒让林家二房在京里不好做人了。而且今年林醺也要及笄了,总不能也这么拖下去吧?
林醺虽然也是嫡子,但是自小身体就不好,程雨榛外出赴宴的时候也很少把他带出门。林醉有时候跟朋友们会面也不敢带上林醺,毕竟林醺身子骨太差,万一途中出现了什么闪失,谁都担待不起。
见过林醺的命夫少,这样也就不会有人把他介绍出去,更不会有人主动上门来问了。而若是林醺下嫁,程雨榛也是不愿意。
不说程雨榛着急,昌平郡君也有些心急。但是他作为一个长辈,自然不能将着急表现在面上。否则的话,到时候别说是程雨榛就是醉哥儿也会被他带着一道着急起来。
昌平郡君之前对赵泽林解释过醉哥儿之所以被撂牌子的原因,但却还是有些不安。
就算他们林家再着急也没有用……而且,他相信赵泽林的人品。
墨珣从石里乡给京城寄了信,说是准备回京的那阵子,赵泽林还特意派了家丁到林府来说了。同时,也表示要等到墨珣进京之后、授官的旨意下来了,才有能够与林府商议婚期。这些事情赵泽林并不需要说得太详细,昌平郡君也都懂。
当年墨珣还没能等到授官旨意就被官员揭发举报,此番回京之后,自然是要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