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就是私人租的车,不是载人进城的那种,结果有钱租车,却不准备进城转货?
坐在伞下的官兵小头目对言夙这个人还是有些印象的,毕竟为了货钱,一个人扛起那么多东西的骚操作,也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
结果今天又对他的小气程度有了新的认知。
听听他那同伴都说些什么吧?
“你就不能让车进城来?那东西买多了,咱们还得送到城外来不成?”
“就算是我们不怕麻烦送出来,那再进城不也是要重新交钱?”
沈飞玹都怕了言夙这节省劲儿了。
——他不还有那么多的金珠子吗?都是能捡钱的人了,省这么十几文钱,有必要吗?
言夙却比他更加不可思议:“你到底准备买多少东西?”
这都六个肩扛手提都比寻常人厉害的多的“高手”在这儿了,他难不成是想将整个城里的东西都搬回去?
他可没有那么多钱!
谢渐雪听完两个人的对话,更加不可思议,都惊的没来得及插话,看看她这瘦弱的,夹在几个人高马大的老爷们身边好不惹人注意的小身板吧,言夙这是也要把她当牛做马的用?
进城时虽然有了些许争吵,但买东西的过程还算愉悦,就连言夙花钱都大方了许多。
——基本上说是过年要用的东西,合胃口的吃食,他都会买上不少。
渐渐地,从护卫到孟清翰和谢渐雪,肩上手里都开始挂上许多东西。
——孟清翰倒是有意照顾谢渐雪,只是东西再挂下去,不是勒着他的脖子,就是挡住他的视线。谢渐雪虽是老“嫌弃”他又憨又直,却也不能逮着老实人欺负。
看着言夙的目光不善,却也只能将东西接过来。
沈飞玹就更是从没自己拎过这么多东西,虽说他拎的基本都是自己要的,还是言夙给付钱的——薅言夙的羊毛这可多难得啊——沈飞玹还是觉得有点太沉重了。
——其实城里的人不说比肩接踵,也是很密集的人流,车子即便是进来了,也举步维艰。
但这几乎浑身都挂上东西的样子,也太丢人了。
好些人都近乎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呢!
沈大少爷是不知道,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能不叫人羡慕吗?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但落花村依旧算得上是人声鼎沸,也只有在这临近过年的时间里,大家舍得费柴费油照亮夜空。
一进村子,不少人在自家的院子里看到他们路过,冲着他们挥手打招呼。
身旁是他们点在院子里照亮、取暖的火堆。
——难得的好天气,也没两天就过年了,他们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得不披星戴月的。
言夙回应着热情的村民,村民们自是好奇又羡慕言夙这几大车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但这个时候却也是没有人跟上来多看的。
一来是忙,二来也是有意与言夙保持适当的距离——言夙不是难相处的人,相反,跟言夙接触过的村民都知道言公子这人很是随和。
但是他们也知道言夙不太喜欢旁人过多关注他们的家长里短。
——其实又有谁喜欢被“长舌之人”在背后非议呢?
所以村民们能友善的跟言夙打招呼,能招呼言家出来玩的孩子,也能在需要帮忙的时候正巧遇上言夙,就很自然的开口,但是却对他的家事,不敢多说什么。
就说言夙出去取个家具,却又带回了个孩子的事吧,即便那孩子几乎没出门,可这村里哪有什么瞒得住消息?何况言家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他们甚至听说了一些那孩子行为迥异的事儿,但除此以外,他们却没有过多议论。
一部分人是觉得言夙是好心收留一个孩子,不必对此议论纷纷,一部分人寻常时候倒是最爱嚼舌根子,可事关言夙,他们就不太敢了。
——当初流民入侵时,有小年轻把被言夙通知时的事情形容的绘声绘色,要不是言夙真正能够“神出鬼没”,那些小年轻能脱口就叫“祖宗”,是“祖宗”提醒他们?
所以那些嚼舌根子的人心虚啊,就怕自己说着说着,哪里说的让言夙不痛快,就忽然出现在他们身后。
这些事情,言夙一件也没在意过,回了家后,就招呼一干人先吃一顿热乎的。
——最会做饭的孟清翰外出了,今日的饭是红鸢和得了空闲的沈梨过来帮忙做的。
“沈姑姑现下在十里八村做席面,今日是好不容易歇下了。”红鸢给才回来的言夙等人布菜,就说了一些熟人的近况。
“今日蓉娘带着阿平、阿安过来玩了半下午。”两人还交流了许多的绣活方面的经验。
——蓉娘对此有天赋也有不少经验,但毕竟碍于出身在山野之地,见识有些不足。而红鸢虽是下人,但在温府所见之“天下”对蓉娘而言是何其广阔?两人互通有无,还真有些进晋。
红鸢自己交朋友的事儿,言夙是不多过问的,倒是大崽、小崽和悠悠几个大孩子,对于今天下午的玩乐滔滔不绝着。
一场有些晚的晚膳,吃的也很是热闹。
~
晴过一天多的功夫,又是半夜飞起了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