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女生耽美>1627崛起南海> 第571章 轻重缓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1章 轻重缓急(1 / 2)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此事,军方也给予了足够大的支持,不但下令儋州驻军负责人尽量配合安全部行事,而且还让海军出动了“闪电号”快速帆船将他们从三亚直接运抵儋州湾。李清扬还是第一次乘坐这艘来自另一个时空的黑科技帆船,其航速之快让他简直瞠目结舌——当天凌晨出发,入夜便到了儋州湾,比普通中式帆船的航速足足快了近两倍。

如此高的航速,要完成从南京到三亚这段漫长航程大概也只需七八天的时间,而如果是大明的普通商船,一路上走走停停,基本上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抵达目的地。就算战船日夜赶路,起码也要二十天以上。李清扬虽然不是作战部队,但锦衣卫也算是半个军人,自然明白这种海上行进效率对于作战会有多么大的帮助。琼州岛的大明水师降的降,灭的灭,完全没有跟海汉海军一战之力,李清扬认为除了船载炮火的劣势之外,这航速上的差距大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然他们这一行人并不是公然打着海汉安全部的旗号来的,而是以海汉商务部巡查组的名义进驻儋州,任务是考察本地的市场贸易状况。这个身份可以给他们在本地展开的调查工作一定的掩护,减少引起有心人注意的机率。

汪百锁和林南是认识的,但李清扬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只是听说过安全部编制内还有一个特聘的锦衣卫军官,今天总算是见到活人了。两人以前都是为大明朝廷效力的人,如今却都转换阵营加入了海汉安全部,相见之下也不免有些唏嘘之情。

林南将这两人的反应看在心中,也不说破。他是162大鱼的同时,也顺便把民政部的户籍制度在儋州进一步推广开来。”

所谓的户籍制度,其实在三亚已经推行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这套制度除了能够统计治下地区的人口状况,对于治安也有极大的帮助。想要在海汉治下区域活动,要嘛有归化民的身份证明,要嘛就得办理临时出入手续,非归化籍的流动人口活动范围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也大大降低了流窜犯罪发生的机率。

类似的户籍制度在大明也是有的,不过相比管理上的科学性和易实施性,那自然是远远不如从后世照搬成熟经验的海汉。而这套户籍制度随着海汉在琼北的统治日渐牢固,各个州县也在开始逐步推行。当然了,对本地民众并不会单纯地宣传这是海汉巩固统治的手段,而是告知民众,由于本地可能还有某些海盗潜伏,因此进行身份登记造册,是杜绝坏人隐藏行迹的最佳手段之一。

当海汉“一贯正确”的形象逐渐在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之后,很多政策要进行推广,阻力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很多。民政部门的这种户籍登记制度未必能在登记阶段就做到毫无遗漏,但随着其他措施的逐步完善,那些没有在海汉这边登记的民众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中会充满了种种不便利的麻烦,比如要坐船去别的地方,家中小孩要去办理入学手续,要办红白丧事,那都得有海汉认可的身份登记手续才能办成事。而想要避免这些麻烦,民众所能做的就是配合海汉人进行人口登记。

安全部认为从南京调过来的锦衣卫在儋州无根无底,很难毫无痕迹地冒充儋州本地人,而且还有官府的户籍可以进行对照查验,进行人口登记就可以将调查范围缩小若干倍,把有限的力量用到更有针对性的对象身上——那些来自儋州以外的流动人口。

这个事虽然听起来很麻烦,但执行起来也并不是有多费劲,这个时代的流动人口规模实在很有限,像儋州这样的地方大城,四五万人口,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本地居民,而这些居民的身份在儋州官府的档案库里也都是有造册登记的,稍微像样一点的家族就有族谱也可以查验,因此外地人的身份在这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掩盖。

林南将这个侦查方向说明之后,汪百锁便连连点头道:“还是首长们想得周全,只要对本地人口进行一次普查,需要重点调查的人口,大概也就剩下千把来人了。就算那锦衣卫隐藏得再好,等我们把调查范围缩小之后,他也很难不露马脚了。”

锦衣卫能做到千户,那手底下多少都是有些功夫在的,起码标配的绣春刀得使得出像样的套路刀法才行。比如李清扬这个百户,也是练过多年的刀法,虽然称不上是什么高手,但对付普通人绝对绰绰有余了。而练家子跟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就有很多分辨的办法了——比如说看看手心有没有常年握着刀把磨出来的老茧。

这有限的外来人口中,练家子的比例只怕比儋州的文盲还小,到时候有错抓无放过,肯定能把这个潜伏在儋州的定时炸弹给翻出来。

三人在回城的马车上便大致议定了办案手段和方向,回到城中,汪百锁立刻马不停蹄地带着他们去见张新。

张新这边也已经得到了执委会的电报通知,他作为本地的最高长官,对情报战线的时候虽然不是那么方便直接插手,但对借着侦办案件的机会在本地进一步推广户籍制度这件事,是持支持态度的。当下张新便让人去将本地的驻军负责人于铁柱也找到管委会来,然后军方、民政、安全机构三方坐下来一起就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