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制定的这些条例措施,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照搬了胜利港和三亚港的内容。而海汉在港口码头运作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让李家庄极少数的反对派根本就发不出有力的声音。
有了海汉的扶持之后,李家庄的常驻人口在短短的两年间便已经翻了几倍。除开移民转运营地的人口保有量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李家庄附近定居,直接或间接地为海汉人工作。甚至就连李家庄里的本地民众,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跟李江一样,选择了替海汉打工做事。
由于李家庄在珠江流域所处的特殊位置,这里的码头也迅速成为了珠江上的货物集散地之一。为了避免在广州城码头遭到市舶司的盘剥,许多从外地贩运货物来广东的船只都选择了在李家庄卸货,再从此地将货物运往广州府等地。这样一来,李家庄的经济也很快被带动起来,其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番禺县城,加之这里的治安也极好,因而被民间冠以了“珠江第一庄”的称号。
两人从跳板下到岸上,见前几艘先靠岸的船也还在陆续下人,便知道李江所言非虚,这支船队大概并没有什么例外,所有的船都得先接受本地港口机构的盘查之后,船上的人才能上岸。
李进是第一次踩在这种水泥材质的地面上,忍不住用脚在地上搓来搓去,最后还蹲下身去摸了摸地面,这才意犹未尽地赞道:“这海汉水泥材质如此平整,而且每一块都是两丈见方,也不知如此之大的面积,海汉人是如何铺就的。”
严明君哑然失笑道:“李兄,这水泥可不是切割的石砖,而是实实在在如泥一般。你看到这地面上一块一块的,其实是铺路时用木条框起来的痕迹。这样限定了面积之后,也便于铺路时的施工,能够将路面做得更加平整。”
李进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倒是我愚昧无知,丢丑了。”
严明君道:“海汉人掌握的各种奇技淫巧层出不穷,便是在下也有诸多没有见识过的东西,李兄不必介意。听闻在崖州还有一种无需畜力,靠着烧水便可奔驰如骏马的黑铁怪车,而且还可拖动万斤负荷,若是有机会的话,你我当去见识一下。”
李进叹道:“这些海汉人手中掌握如此之多的诡秘之术,又有花不完的金银作为后盾,也难怪他们可以鼓动民众,为其效力。”
“两位此言差矣,这并非什么诡秘之术,海汉人称之为‘科学’,旁人难以理解,只是不懂其中道理而已。”突然有人从旁边插话进来,两人侧头一看,见是一名身着蓝缎寿字袍的青年。
严明君看他打扮,腰间和头上的帽子都镶嵌着一方玉石,心知这人身份一定不低,先前又没见过这人,便主动招呼道:“未请教这位兄台是?”
“不敢当,在下李奈,字传荣,本地人士。两位大人有礼了!”这与两名官员搭话的年轻人,正是李家庄的主人之一李三公子李奈。
严明君见这李奈谈吐彬彬有礼,应该并非一般的土财主,便又攀谈几句,结果才知道这李奈便是李家庄的当家人之一,而且也是举子出身,而且还与他是同年中举,也算是有缘了。
寒暄完学历之后,严明君便主动问道:“既然你我同年,那就以表字相称了。适才听传荣兄所言,似乎对海汉情况极为熟悉?”
李奈应道:“那在下也却之不恭了,峻古兄既然问起,在下便说说这海汉与李家庄的干系好了。”
李奈便从海汉人初登榆林开始说起,他们如何在当地立足,如何又接着贸易搭上了“福瑞丰”这条线,双方是如何开始合作。谈及第一次去胜利港的经历,李奈也是颇多感触:“当时在下只是觉得这帮海外来客颇有些生意头脑,却没想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到今日的局面。不过以他们的能力而言,即便成就再多上十倍百倍,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严明君和李进都是第一次听人如此细致地谈及在海汉聚居地的各种见闻,当下都是听得聚精会神。直到有仆役过来叫他们参加晚宴,三人才中止了这段谈话。
严明君道:“传荣兄,若是方便,宴席之后可否再叨扰?”
“峻古兄客气了,在下届时会让人来邀请二位,今晚便在庄子里歇下,明日再跟着船队出发便是。”李奈也是个喜欢跟人交往的性子,难得今天有人这么乐意听他宣传海汉文化,他也很想就此多聊聊。
给这批候补官员准备的接风宴也是驻广办的安排,席间本地的临时主管沙喜也出面与众官员见了面。不过沙喜倒是没多少跟这些官员套近乎的打算,因为他很清楚这批官员到了海南岛之后就会被架空,根本没什么实权能够行使,而现在安排的这顿接风宴,其实也是为了观察这批人当中是否有态度较为激进的危险人物,以便海南岛那边早做准备。
除了这顿宴席之外,沙喜也给这批官员安排了过夜的地方——本地专门用来接待大本营来人的招待所。总共二十多个房间,全部住得满满当当。不过宴席到了后半段,开始登记住宿人员的时候,沙喜收到报告,有严明君和李进二人并不准备住进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