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武侠修真>蚁的世界> 第307章 对消耗战说不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7章 对消耗战说不1(1 / 2)

兰博万的军队已经与敌军开始对峙,主角则在思索着迅速打破有可能沦为消耗战的战局的计策。

在战争中,实力相近的对手,如果直接硬碰硬拼消耗,最终将是硬实力占优的一方获胜,但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所以,人类历史上的军事家都追求性价比更高的胜利,通过突袭、偷袭或者削弱敌人战争潜力等方式,尽可能的避免拼消耗的局面。

但如果战争的双方都不犯重大战略失误,不给对手可趁之机,最终还是会回到拼国力拼消耗的局面,这是一个死结。

比如蒙古灭南宋之战,最后就是打成了消耗战,南宋赢得了两次保卫战胜利,但国力和战争潜力遭到了极大削弱,最终覆灭。

第一次蒙古攻宋,是在端平二年(1235年)秋,做好准备的三十余万蒙古大军兵分两路发动进攻。西路军由窝阔台二子阔端领军,直取四川;东路军由窝阔台三子曲出领军,主攻荆襄;另有宗王口温不花率偏师攻击两淮。

一开始,南宋方面战事颇为不利,南宋朝廷的内斗导致四川战线兵力严重不足。南宋的权利州驻扎御前兵马都统制曹友闻不得不以四川仅有的两万野战部队面对蒙军十三万兵力,只不过曹友闻指挥得当,连续八次击败蒙军,并一度将其击退,但却无法全歼。

端平三年(1236年)秋,蒙军再次入侵,曹友闻屯兵仙人关,却被上司赵彦呐强令外出野战,导致曹友闻全军覆没,而四川再也没有可战之兵,蒙军四处抄略、纵火,有说法造成上千万百姓死亡。

同年二月,南宋襄阳北军叛乱,被蒙古东路军趁机攻占,京湖地区门户大开,蒙军相继攻陷随州、荆门军、郢州,进逼江陵府(今湖北荆州)。值此危难之际,宋理宗急调孟珙驰援,孟珙不负众望,防守严密,最终逼退蒙古东路军。

随后宋军支援四川,与还未陷落的金州都统司夹击蒙古西路军,加上金州都统司的存在威胁到了蒙军后路,西路军也不得不撤退。

第一次蒙古攻宋看似无功而返,但川西诸州被毁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原本四川大致收支平衡,战后川西残破,失去了大部分税收,川东防务又给中央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朝廷在是否放弃川东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蒙古第二次攻宋是在淳祐十一年(1251年)六月,蒙哥继任汗位,开始调整对宋作战方略。一方面在宋蒙边境屯田、筑堡,为大规模、长期的战争做准备;另一方面为避免再次在两淮地区遭受挫折,于是汲取当初蒙古灭金的“借路”故智,命忽必烈、兀良合台攻打大理,试图沿广西、湖南深入南宋内部,实施夹击南宋的“斡腹之谋”。

南宋方面则出动军队攻袭,阻挠蒙古筑城,同时也加强在边境筑城。同时,南宋也根据蒙古对吐蕃、大理的军事行动推测出蒙古可能选择绕路夹攻,于是南宋派李曾伯赴广西整饬军备,并联络播州土司杨文军,翻越雪山在吐蕃境内击败蒙军,尽可能破坏蒙古的“斡腹之谋”。

宝祐三年(1255年)秋,兀良合台率蒙古军自云南攻入四川,与另外两路蒙军会师于合州,意图拔除钓鱼城,但失利并撤退。

宝祐五年(1257年)春,蒙哥正式发动战争。一方面蒙哥以绝对优势兵力攻击四川并围困钓鱼城,成功调动吕文德前来进行主力决战。另一方面,塔察儿率东路军攻击襄樊,久攻不下只能撤退,于是蒙哥改任忽必烈为东路军统帅。

忽必烈选择绕过襄樊,以鄂州为主要攻击目标,并与兀良合台约定会师潭州。李曾伯挫败口温不花,潭州守军坚守月余,守卫鄂州的贾似道更是以数万老弱残兵坚决抵抗,抵挡了蒙军多次进攻,守住了鄂州数月之久。

开庆元年(1259年)夏,蒙军顿兵日久,军中疫病流行,蒙哥也死于军中(一说死于宋军砲石),西路军不得不撤退,忽必烈也只好率东路军撤军。

战后,贾似道以“再造王室”之功升任少傅、右丞相,开启了南宋权臣生涯,也为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前两次战争对南宋经济、财政破坏极大,为解决财政危机,贾似道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最终效果来看,改革从民间弄来不少钱,暂时解决了财政收入和军粮短缺的问题。然而,贾似道也借改革之机清除异己。此次改革有一项重要措施叫做“打算法”,即对财政支出进行严格审计,并追缴不合法的支出。于是,跟贾似道不和的曹世雄、向士璧、王坚(钓鱼城守将)等宿将都因此遭受重大打击,有的甚至丢了性命。

与此同时,四川制置使俞兴也想利用“打算法”整死与其不和的知泸州兼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刘整投降了蒙古,并献上了主攻襄樊的灭宋策。

咸淳四年(1268年)九月,蒙古军围困襄阳,意图切断宋朝东西联系,拉开了第三次宋蒙战争的序幕。

南宋多次派兵救援襄阳,但由于内耗没有成功。

咸淳六年(1273年)正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