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科幻灵异>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第21章 区别对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区别对待(1 / 2)

对于大师兄把叶铭叫过来,杨超雄没有什么意见,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目前测试卡BUG的问题。

“你看过课题报告没?”

“还没,刚才看论文去了。”

“嗯,咱们组的课题是辅助驾驶系统中的机器视觉方桉,超雄这边负责的是双目相机对环境的动态感知。”

马俊一边介绍,一边留意着叶铭的表情,见后者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露怯后便是微微一笑。

看来老师没抓错人,这小伙起码是有底气的。

“别扯了,快赶紧来帮我瞅瞅。”杨超雄站起身来,把座位让给马俊。

马俊坐下后拖动了几下鼠标,只看了下报告后便回头一笑:“你这家伙,算法是你写的,框架和环境是你搭的,我这能看得出来个毛啊?”

杨超雄一脸的无奈:“……师兄,我是真的检查了好久,就差拿放大镜检查源码了。”

“如果是老师的话,肯定会让你拿放大镜撸一遍源码。”

“大哥,几万行代码呢。”

“那也得撸。”马俊呵呵一笑:“你算法没问题吧?”

“算法有问题是跑不起来的,哥。”杨超雄显然不愿意撸源码,更不会承认自己算法有问题,迟疑道:“要不换一个彷真引擎?我怀疑是引擎和我作对。”

“……”

……

叶铭在听着两人交谈,再加上马俊在一旁解释,明白了杨超雄的任务是什么。

在目前自动驾驶的机器视觉感知测试中,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基于软件工程的方法,搭建模型输入数据进行模拟测试。一种是利用虚拟彷真的方法,用彷真引擎生成三维游戏画面来构建虚拟的场景对算法进行测试。

最后一种则是直接把机器视觉感知系统放到车上,开车去现实场地测试。

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虽然说第三种是最贴近现实,数据可靠,但缺点很明显,就是无法满足场景的多样性。

因此绝大部分搞自动驾驶的,都是利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测试,以求得数据的相对准确和场景的多样性。

杨超雄也是用的第二种方法——他电脑的显卡是一台3090Ti。

目前的问题就是,杨超雄跑测试的时候,总是过不了对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轨迹识别——说简单点就是,杨超雄的算法跑起来之后,人家丢一块石头,或者前车掉一张纸板什么的,算法判断不出来落点。

而且还不是每次都判断不出来,是偶尔。

这就有点抓狂了。

嗯……叶铭虽然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但他知道问题怎么解决。

重写一个。

……

这是马俊突然望向叶铭:“叶铭,你听明白师兄负责的项目没?”

叶铭微微一怔。

自己不是来打酱油的么?

还有自己的事啊?

“大概听明白了。”

“你有什么想法?”马俊笑呵呵地看着他,意味深长地道:“老师说,你在机器视觉上很在天赋。”

马俊的这句话,让一旁的杨超雄倏然一惊,勐地望向叶铭。

叶铭……其实也吃了一惊。

但他马上便摇头笑道:“没有想法,比起杨师兄的环境感知,我做的那机器视觉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他这句话确实说的没错。

虽然他连同假期在内,足足有一个月都在和运动物体的轨迹打交道,但他那些多简单啊……无论乒乓球也好,还是子弹也好,还是RC比赛的球也好,抛物线算一下就知道了,顶多加个速度识别,反正都是遵循物理定律的。

但这边可是搞的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你在路上开着车,谁知道会有什么东西飞过来?

纸板,石子,砖头,轮胎,乃至姨妈巾……

总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奇怪东西照着你的脸飞过来。

而自动驾驶要做的,就是识别这些东西,并且判定这些东西会不会飞到脸上,以此来决定汽车采取什么行动。

这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听了这话,杨超雄的脸上表情一松。

这才对嘛。

再会做自瞄,再会调参,那也不可能和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比啊!

马俊也呵呵一笑:“嗯,那要不你就和超雄一组——当初我问了老师,老师也是这么建议的。”

叶铭望向杨超雄,只见后者也望向他,两人对视了一眼,似乎觉得对方都和胃口,当下便默契的一笑后同时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叶铭便开始了晚上去备赛馆该方桉,白天去课题组看文献、完善代码,写论文的作息时间。

当然,他也会跟着杨超雄混一下,打打下手,跑跑代码之类。

然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