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伯庸小知县> 织坊案(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织坊案(十)(1 / 2)

新年未到,冬至先来。

荆州的冬是暖冬,即使是细雪天也有可能阳光和暖,伯庸的雪和京城比起来几乎算得上是秀气,就算白雪将土地盖满也称不上地冻天寒。

宋知县大清早裹着一身雪碴,手里抱着一支新折的红梅,哼着曲悠哉悠哉推开后厨门——就被杵在屋中间对峙的俩大活人给吓了一跳。

“打扰了。”觉察氛围诡异,宋灵均退了一步就要关门往回走。

“站住!”岑玉回过神来,叫住他,,“你来跟她说,冬至应该吃什么。”

他指着钱天然,一副讲不通道理的样子。

钱天然也生气,有火逮着宋灵均就撒:“对!你来说,饺子还是汤圆!”

“我们一般……”宋灵均咽了口唾沫,掂量着开口,“……喝羊汤。”

钱天然和岑玉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异端!”

“叉出去!”

继在甜粥还是咸粥上产生巨大分歧之后,伯庸县衙在冬至吃什么的问题上,再次出现了难以统一的矛盾。

这一行人里,宋灵均和小咬都是实打实的北方人,钱天然则自幼没怎么离开过南边,岑玉祖籍江浙,但他出生前岑汝默就已经举家迁到京都,一整个南嘴北调。加上他从小走南闯北在大名每个地界都多少晃悠过两年,是个名副其实的溜子。

也难为他溜了这么多年对冬至吃饺子这个事仍旧一如既往地坚持。

照岑玉的观点,冬至节活动就该是包饺砸这种团伙作业,大家一起分工明确热热闹闹才算团团圆圆。

钱天然理解不了,冬至了当然要吃冬至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至于岑玉说得什么“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管他的,南方又冻不掉耳朵。

几个人吵来吵去也没吵出个结果,只有宋知县冬至数九喝羊汤的风俗得到了出奇一致的抗议。

最后全靠宋知县拿出专业级和稀泥的本事,提议两种都做一点,各方意见暂时统一。

冬至日县衙给大部分衙役都放了假,只留了几个值班的人和范无成,左右今天平和无事,便都给叫到了厨房包饺子。

和汤圆。

因为做汤圆的糯米面粉要现捣,所以几个衙役小伙子出去捣米,屋里先从饺子开始。

宋大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一门心思等着吃,倒是钱大小姐好奇非得要试试。

在她第四次往盆里倒面粉之后宋灵均终于看不下去了,放下扇子把面盆接过来:“行行行放着我来吧,我是告诉你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但是您加的时候能不能看着点盆多大啊。”

宋灵均挽起袖子开始和面,不一会就将被钱天然搅合得惨不忍睹的面粉揉成一个圆圆的面团。岑玉那边则已经调好了馅料,他夹了一筷子肉馅用手接着递到宋灵均嘴边,语气自然而然:“尝尝咸淡。”

宋灵均两手沾满了面糊,便只将头凑过去接,伸出舌尖舔了一口。

微微的咸香喂沾上舌尖,宋灵均无端想起他娘每次包饺子也这么让他爹试咸淡,稍微愣了一下。

见他不说话,岑玉蹙起眉头:“咸了?”

宋灵均回过神,咂摸一下味道:“咸了。”

“咸多少?”

“一点儿。”

“行吧。”

岑玉继续去剁馅往里加,宋灵均一回头看见钱天然笑得一脸暧.昧,莫名其妙:“你那什么表情?”

和面、剁馅等工序都准备好后,所有人便各归其位,宋灵均擀面皮,岑玉负责包,站在桌子旁只能露半个脑袋的小咬把岑玉丢过来的饺子摆放整齐。

几个人配合无间把钱天然看得目瞪口呆,宋灵均捡个面团一搓一压,一手用擀面杖擀一手飞速转面皮的边缘,成型后的面皮不仅又圆又正,边缘还微微上翻,特别好看。

宋灵均飞快就能擀完一个,看也不看往岑玉那边甩。岑玉也不含糊,捏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用筷子挖一团馅料稳稳放进去,只捏合中间一点面皮,剩下的两手一挤一个饺子就成型了。

钱天然再一次跃跃欲试,擀面皮看着技术难度太高,就从包饺子开始尝试。

她将面皮平摊在掌心,夹了一筷子馅料往上放,结果才一放上去就散落地到处都是,油汁将覆在面皮上的干面粉打湿,面皮变得又稀有黏,丝丝拉拉怎么都包不上去,最后勉强捏成型,却“漏洞百出”,一看就是个下锅变片汤的好胚子。

岑玉倒是有耐心:“你要把手心蜷起来,呈个碗状,这样馅料就能保持一团放进去,挤的时候用虎口。”

宋灵均在一旁看笑话:“呦,钱状师这手可不如嘴皮子利索啊,你吃年三十的饺子得从前一年初一开始包吧?你这饺子留着敬关二爷吧,我可不吃。”

钱天然瞪他一眼:“谁要给你吃了!”

岑玉扔给宋灵均一个面皮:“你包一个。”

宋灵均夹一坨馅料一掐一挤捏成型,动作比岑玉还利索,岑玉借着宋灵均的手型给钱天然讲:“看到没,用这里往里面挤,两个大拇指不要叠。”

他的手指抚在宋灵均的苦口上,指腹下细腻的触感不知是面粉还是宋灵均原本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