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综穿]公主难当> 第246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17(1 / 2)

不仅是丰国公主府在大肆传播黛玉的文章,各家有儿女在丰国公主那边的权贵也在传播,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家当年送女儿过去,可见他们其实还是比较开明的,真要是那等食古不化,一心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家,也不会允许女儿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你自个不吃饭,你也不能砸别人的锅啊!许多人家,儿子不成器,只能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女儿若是能有出息,起码还能拉拨儿子一把,至于嫁不嫁人又如何,女生外向,嫁出去之后,就要惦记着自家丈夫子女,不从娘家扒拉好处给夫家就不错了,能指望她们提携娘家什么?就如同元春,说是西宁郡王妃,实际上荣国府大房不需要西宁郡王府的助力,一房却也没真的沾上什么光。

所以,对于许多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人家来说,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能有出息就行,总能给家里争取一些时间,如今好不容易家里有了起色,就因为一帮酸儒在那里大放厥词,结果他们就要放弃如今的大好局势吗?因此,这些人家还有也有心叫家里的女孩子出头的人家都开始行动了起来,他们不光帮着传播,还自个找了人在外头抨击那些文官。

不过是几日的时间,京城甚至整个直隶地区的舆论都开始沸腾起来,朝堂上更是重灾区,天天有人在朝堂上打嘴仗。这也让徒景辰比较头大,开始抱怨起前朝那位开国皇帝来,要知道,在前朝之前,不是每一天都必须上朝的,一般五日才有一次常朝,十日一次大朝,假期也非常多,不用天天在朝堂上听朝臣打嘴仗,若是光听人打嘴仗也就算了,当个热闹也行,问题是,大家说完一段,就会来一句:“还请圣上圣裁!”

圣裁个鬼啊,朕一点也不想来做这个裁判好不好!徒景辰真的很烦这种事情,他继位以来,一直都很顺利,谁能想到,自个都这个年纪了,居然还遇上这等类似于新旧党争的情况了!好在还没严重到那个份上,因此,徒景辰暂时也只能是和稀泥!要不然他能怎么办呢?他这边要是旗帜鲜明站在那些贵族这边,文人那边天天叽叽歪歪,那也受不了啊!但要是真站在那些文官那边,那国库就要受不了了。

琢磨了一下之后,徒景辰忽然想到办法了!说白了,大家之所以在这种事情上掺杂不清,无非就是没有别的事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徒景辰干脆利索地将甩出了一个问题:那个,朕瞧着如今大家伙日子都过得挺不错,朕琢磨着,前些年诸位在国库或多或少都借了些银子,如今也该还了吧!有了这笔钱,朕也可以在民生上投入更多,比如说,修建常平仓,储存更多的粮食,用于应对将来可能的天灾。另外就是,朕还打算促成yimin,不像是之前yimin全靠强制,如今就是朝廷花钱,让百姓yimin,方向就是西北、东北还有南方那边,只要百姓肯yimin,朝廷负责护送,还给一笔安家银子,到了地头就分地,官府再提供一笔无息贷款,让他们可以迅速安顿下来。

徒景辰这话一说,许多人就不吭声了。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欠钱不还,那哪怕是倾家荡产,卖儿鬻女,债主也是会逼着对方还的,但是,对于中上层来说,情况就没这么简单了,大家都是要脸的人,若是借给阶级地位相当的人,你好意思没事就上门要债吗?何况,这回还不是借的什么亲朋同僚,而是借的国库。朝廷这些年来一直国库充盈,所以,上头谁也没想起来这事,下面的人自然是心安理得,毕竟,朝廷的钱,不借白不借啊!哪知道,就因为两伙人在朝堂上吵架,圣上听得心烦,居然就准备要债了呢?

别以为借钱的多半是勋贵,其实文官借的也不少。不是所有的文官都家资丰厚的,官场上迎来送往,哪一样不需要钱财,除非你就打算咸鱼摆烂一辈子,否则的话,光是靠着俸禄,是很难过上体面的官员生活的。毕竟,你当了官,将老家的父母亲人接过来不为过吧,纳两房小妾不为过吧,每顿饭多加两个菜不为过吧,人口多了,扩建一下房子不为过吧……这些看着不多,加起来就很可观,又不是什么职位都能贪赃枉法,另外就是各种人生大事、人情往来,这些都是花钱的大头。有的时候,一个钱财不凑手,只能想办法去借,毕竟,很多时候,面子比天大,你要是不花这个钱,影响的就是你的名声,别人要说你不孝不慈,那还能如何,问亲朋好友借,人家借不借是一回事,借多少又是另一回事,那么最简单的,也就是向朝廷借,毕竟,朝廷有钱,也不会天天追着你要债。一开始还有人想着,有钱了我就还,但是一看,其他借了的人都没还,我就还了,那我不是傻子吗?

也亏得这些年朝廷岁入颇丰,也没遇上什么花大钱的地方,要不然的话,就朝廷这些官员借钱的数额和频率,但凡有点什么大事,朝廷都要拿不出钱来了。

这会儿徒景辰也就是说了一句还钱,其实也没想到这事会有多大,等到他找来了户部的人,让他们统计一下,国库这些年到底借出去了多少钱,户部那边一帮人花费了两天时间才算是将帐给盘出来了,最后得出的数字叫一群人都难以置信。

这几十年来,国库足足借出去了三千多万两银子,这里头,多的借了大几十万,少的也有只借了几百上千两的,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