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卡通形象不同,此次天幕中出现的是真人形象。
乐瑶找来电视剧的影视资料,只见一个穿着黄袍的皇帝正在一个小屋子里专心的做木匠,他身边站着一个太监。
天幕上的皇帝特别专心,仿佛天地间就只剩下他手中的木头。
锯木头的声音代替了音乐,一下一下充斥着众人的耳朵。
这个电视剧的片段中朱由校的形象在乐瑶心里根深蒂固。
要不是乐瑶当起了历史区的直播,估计到现在她对朱由校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塑造的这个形象。
沉默于木匠无法自拔的昏君。
直播间前的众帝王不由感叹,果真是奇葩的大明。
别的王朝昏君都昏庸的千篇一律,唯独大明朝特例独行,不带重样的。
*
永乐年
相比其他朝代殿上的寂静,明朝可就热闹多了。
毕竟这个奇葩皇帝是明朝老朱家的人,谁家的事情谁家着急。
朱高煦眼见天幕上的朱由校做木匠做的没完,他这爆脾气上来了。
“小畜生!”朱高煦直接脱下鞋来扔像大殿中央的天幕,若不是他崩不了那么高,他高低要跳起来打这个小畜生!
只见朱高煦的鞋子直接从天幕下穿了过去,完美的抛物线降落,华丽丽的落在朱棣跟前。
朱高煦……
“爹,儿子这是气不过,哪有如此当皇帝的!”朱高煦赶紧解释。
“二叔,天幕上应该不是朱由校。”朱瞻基观察的仔细,虽然场景很像神迹所述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朱由校的黄袍根本不是大明的黄袍,还有他身边宦官的打扮也不对。
“那是谁,咱大明还有第二个喜欢做木匠的?!”朱高煦就觉的天幕上的人是朱由校。
朱瞻基眼看他家二叔的一根筋又上来了,懒得再和他解释,他觉的是就是吧。
【刚刚放出的这个片段不知是不是大家对木匠皇帝朱由校最早期的印象,一心只有木工的皇帝,不上朝的昏君。
这段影视作品是有依据的,并不是编剧瞎编乱造,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木匠皇帝懒政的依据。
在清朝文人王士禛若著的《池北偶谈》中记载,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在宫中做木匠,斧头从来不离手,而奸臣魏忠贤就趁着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的时候来禀报朝政。
专心于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则特别不耐烦,他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别骗自己就行。
于是阉权更加的严重,但是明熹宗朱由校却没半点察觉。】
影视剧的片段撤了下去,卡通朱由校再次上线,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勿扰。”
“果真是个昏君。”朱佑樘火气又上来了,恨不得扇朱由校两巴掌,可惜打不到。
他们大明怎么尽出如此奇葩的皇帝,又来一个专心当木匠的。
朱厚照仍旧不评论,他仅凭一本书一段话就否认一个王朝的帝王,着实轻率。
且还是清朝人所著的书,朱厚照觉得可信度更低。
【而王士禛若著的《池北偶谈》的依据则是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写成的《酌中志》。
作为皇帝身边的朝夕相处的他太监,所见所闻是外人接触不到的第一首资料,按理说是有可信度的。
但是《酌中志》是太监刘若愚崇祯年间在大牢里写下来的,当时当政的是东林党。
所以这种情况下太监刘若愚写下的书不免会有一些偏颇。】
“所以正史上并没有朱由校因为做木工而不上朝?”朱厚照求问。
【《明史》虽然对明熹宗朱由校的评价相当的帝,但的确没说朱由校因木匠而彻底荒废朝政,只是肯定了明熹宗朱由校是真的很喜欢做木工。
《明史》还有《明熹宗实录》咱们稍后再说,先说说太监刘若愚写的《酌中志》,咱们看看同样一件事《酌中志》是如何记载的。
《酌中志》中写到,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的时候非亲近的大臣他不见,且有重要的事情时,明熹宗朱由校会让大臣们直接说,而他边做木匠边听。
等着大臣们汇报完了,明熹宗朱由校会说他都知道了,让大臣们用心的去做,老太监刘若愚认为此等行径是权利下放。
大家注意《酌中志》中最后一句话“太阿之柄下移”是作者刘若愚自己的揣测。】
“这……”朱佑樘脸色一变。
此情此景,让朱佑樘不由的联想到他家儿子被黑的场景。
同样是史书抹黑,杀人诛心的文人笔杆子。
难不成这小子也被黑了?
朱佑樘闭紧嘴巴,他决定谨言慎行,听完再评论。
【所以单单从这两本野史上,咱们根本推断不出明熹宗朱由校懒政。
既然野史推断不出来,咱们就翻翻正经的史书,首先咱们看看明熹宗朱由校的上朝次数,这是最直观的数据体现。
若明熹宗朱由校当真沉迷于木工无法自拔,那他上朝的次数定屈指可数。
咱们还从《明熹宗实录》下手分析,之前分析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不是文盲,咱们举了一个例子,天启元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