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方面,大明是碾压局。 但建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就在崇祯佼子夜话的同时,侯方域再次走进了东暖阁。 “主子,奴才刚刚接到了一位故友从南京捎来的书信,他在信中提及一个事情,奴才以为主子需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呢?”多尔衮伸手道,“拿来朕瞧瞧。” 侯方域将书信递给多尔衮,又说道:“奴才的这位故友说最近几个月,又有数以万计的生员向南京聚集,准备参加今科国子试。” “国子试?”多尔衮问道,“跟乡试和会试有什么区别?” 侯方域道:“既非乡试,亦非会试,但是国子试中式后,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从国子监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南明的内务府做官。” 从老奴时代始,建奴就很重视人才选拔。 黄台吉当政时,曾先后五次举行科举考试 这五次科举考试一共选拔了一千多名举人。 不过因为举人量少质次,黄台吉并未进一步举行礼部试。 自从进关之后,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甚至刚林都不只一次的跟多尔衮提过,应该尽早筹备礼部试选拔高级人才。 也就是可以直接授官的进士。 但是因为事多,就一直耽搁下来。 今天,侯方域再次提及科举考试。 看完书信,多尔衮顿觉事态严重。 “南明的国子试竟然要录取一万多个生员?” “是的,一科就要录取一万多人,而且今年已经是第三科了。”侯方域肃然道,“到明年的这个时候,第一科录取的一万多名生员就可以从国子监中毕业,届时崇祯这狗皇帝就又有了一万个勤王士子可以驱策。” 多尔衮的脸色顿时变得越发难堪。 “不行,我们大清也必须尽快举行礼部试!” “除了北直、山西及山东的生员,还要吸引陕西、河南甚至湖广的生员应试。” 多尔衮黑着脸说道:“小侯子,你立刻派人将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冯铨他们几个请来东暖阁,朕要与他们商议礼部试的一应事宜,赶紧去。” “嗻。”侯方域当即派人去请洪承畴等人前来睿亲王府。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和冯铨先后到来。 再一次走进东暖阁,洪承畴、范文程和宁完我三人都有些唏嘘,因为他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踏入睿亲王府了。 显然,上次他们三个在建议中夹带私货,此举激怒了多尔衮。 此事也算是多尔衮对洪承畴三人的警告,你们可以保留意见,甚至于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千万别把朕当傻子,暗戳戳带节奏。 “刷刷刷。”洪承畴四人齐刷刷的跪地打千。 “奴才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冯铨叩请主子金安。” “起来吧。”背对着房门的多尔衮这才转身面向洪承畴三人,“三位先生还真是好生清闲呢,三个多月就只顾着养花种草。” 洪承畴三人闻此只能相对苦笑。 只有冯铨一脸得色,这三个月来他可是春风得意。 好在多尔衮只是稍稍讽刺一句,就直接切入正题:“今天朕把你们几位先生找来,就只为了一件事情,礼部试。” “礼部试?”洪承畴三人大喜,主子终于要开礼部试了吗? 冯铨更是精神大振,有了礼部试,他这个大清礼部尚书才是真正意义的礼部尚书,否则就只是个空头尚书而已。 多尔衮又接着说道:“最近这几年来,天下板荡、战事频仍,所以我大清就疏忽了对天下英才的简拔,但是南明却半点不曾耽搁,除了三年一次的礼部试之外,从前年开始还额外增加了国子试,而且一录取就是上万生员。” “长此以往,天下英才皆为南明网罗。” “所以,我大清必须改变此等不利局面。” 顿了顿,多尔衮又问:“不知诸位先生有何高见?” “主子明鉴。”听到这,冯铨激动得差点流眼泪,“国与国之间的相争,归根结底其实是英才之间的相争,如果任由南明继续网罗天下之英才,则我大清早晚不济,是以举行礼部试与南明争夺英才,乃是当务之急,再不可有片刻耽搁。” 说了这么多,冯铨其实说的全都是空话,等于没说。 这就是个典型的官僚,干啥啥不行,争权夺利第一名。 洪承畴就提出了真正的建议:“主子,要争夺南明的生员怕是不现实,不过陕西还有四川的生员却可以尽量的争取一下。” “奴才建议,给应试生员核销车马费并提供免费食宿。” 说到这一顿,洪承畴又说道:“此外,乡试录取数额也要有一个提升,就算做不到一科录取上万名举人,也至少要录取五千以上。” “还有会试,一科最好录取千人以上。” “奴才附议。”范文程附和道,“非如此,不足以吸引陕西以及四川的生员前来应试,非如此,不足以吸引天下之英才为我大清所用。” “奴才亦附议。”宁完我也跟着出列跪倒。 冯铨原本想反对,一看这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