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自己的大唐,早就因为方二变的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所以二百年后的事情,根本没必要再去考虑,是延续,还是灭亡,谁也说不清楚。
但长孙皇后却摇头道:皇上,臣妾并不是因为这个才担心,而是本朝后面的一些事情,您还是不知道的好。
如今的大唐,许多事情和旧唐书上记载的大为不同,但还有些事,却有着隐隐的相似!
也罢,那朕不看了便是~
见她态度坚决,李世民便答应了下来,瞅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他一把将长孙皇后拦腰抱起,爽朗的笑道。
既然不让朕看书,那便让朕好好看看你~
说完,便抱着长孙皇后向床榻边走去。
猜猜我是谁
半个时辰后,长孙皇后沉沉睡去,李世民却开心的不行。
自从被切了那一刀后,他便和方二一起去了大明,虽然和八女相处的很愉快,可并没有走到最后一步。
所以,这是他动刀之后第一次行房。
没想到,被切了之后,感觉竟然这么棒!
疾风知劲草,爽~~~
他轻轻的替长孙皇后盖好薄被,然后下了床榻,朝那些书走去。
现在,总不能再拦着朕了吧?
可就在李世民下床之后,长孙皇后却悄悄的睁开了眼睛,看着他的背影,脸上尽是无奈。
李世民完全没有发觉长孙在盯着自己,他已经在桌边坐下,翻看起了唐史。
这一次,他不再刻意去找方二、方安之、安国公这样的字眼,而是像长孙一样,快速的浏览书中内容。
每一页,只看其中的小半部分。
人的大脑很神奇,当你知道一件事的几个节点后,大脑会自动的,细节给你补充出来。
武德年间,没什么要关注的。
贞观朝后的事情,也不至于让长孙皇后这么紧张。
那么,她所紧张的事情,定然是贞观五年以后才会发生的!
贞观四年,李靖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亡,日本遣唐使抵唐。
贞观八年,大明宫开始建工。
贞观九年,各乡置乡长。诏天下户分为九等。李靖大破吐谷浑。东突厥阿史那社尔附唐。
贞观十年,府兵军府改名折冲府,以折冲都尉为长,果毅都尉为副。
贞观十一年,颁贞观律令格式。
贞观十二年,高士廉等撰《氏族志》成,又称《贞观氏族志》。
~~~~~
这也没啥值得观音婢紧张的吧?
可他这个念头刚起不久,便被书中记载的事情给弄的愣在当场。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造反!
许久以前,高宠、秦良玉他们虽然也说过一些唐朝之后要发生的事情,但对于李承乾会造反一事,没人会提及。
他们都不是傻子,这种事情,说出来便有挑拔帝王亲情的嫌疑。
如今,这一行文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在李世民的心头,他只觉的头晕目眩,憋闷的说不出话来。
嗬~~嗬~嗬~
他大口的喘息着,想要尽量让自己恢复平静,但却一点好转都没有。
任谁知道自己的儿子,会在不久的将来捅自己一刀,估计都不会比他此刻好多少。
听到他喘息的声音,长孙皇后连忙转头朝他看来。
只见灯光下,李世民面色铁青,右手摸住胸口,嘴巴贪婪的张着,表情很是狰狞。
二郎!
她被吓坏了,惊叫一声后,快速的冲了过来,手忙脚忙的倒了杯温水送到李世民嘴边。
二郎,快喝点热水~
嗯,这是柴月告诉她的,每当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方二总是让她多喝热水~
李世民艰难的把杯中水喝下,似乎还真有一点作用,起码喘气不是那么费力了。
可下一刻,他双目圆睁,噗的一股逆血夺口而出,将面前书桌上的唐史染成殷红。
二郎~
长孙皇后被吓到了,她惊慌失措朝殿外喊道:来人,快请御医!
别、朕、朕没事了~你、你快去穿上衣服~
李世民终于能够开口说话,连忙指着长孙皇后道。
长孙皇后这才反应过来,风雨刚过,身上不着寸缕,若是被人冲进来看到就不好了。
她连忙回到床边,抓起衣袍套在身上,刚做完这些,寝宫的殿门就被人从外面打开,邓登解一脸紧张的跑了进来。
滚出去,朕没事!
李世民已经用东西盖住了桌上的那些唐史,并擦去了嘴角的血渍,强作镇定的喝道。
邓登解一脸懵逼,但也只能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