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武侠修真>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113章 旗民不通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旗民不通婚(2 / 3)

吗?”

“再说就算我满洲是异族,凭什么就不能一统中原大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革命之国,王朝更迭不断,若因朕为异族而不可,那上古经书中还记载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尔等如今为何又歌颂他们的圣德?甚至炎帝和皇帝,他们的起源之地在当时也被称为北狄。”

“华夷之说,缘起于晋宋之时……”

胤禛从华夷之辩的出现说起,引经据典,甚至援引孔子周游列国接受楚国邀请做官来证明,华夷之说的出现是荒谬的,是当时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各国谁也不能碾压其他国家一统天下,整天不想着如何富国强民而是只想着打嘴仗产生的至卑至陋之见,北方人说南方人是岛夷、南方人说北方人是索虏,明明是一家人,却非要分出个彼此来。更可笑的是,还被尔等这些后人奉为圭臬。

弘书本来还有些尴尬,但听着听着却觉得他阿玛说的简直太好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并蓄的国家,是以文明传承延续,而不是以什么民族。几千年的王朝更替,各民族的血脉早已交杂融合,血脉上的纯种汉人早已不存在,如今的汉人,更多的是一种地域上的划分,习惯将中原人称为汉人。但事实上,这一点都有待商榷,后世有科学家研究后提出,从留存的古语和风俗习惯来看,其实客家人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也只能以少数民族的形式存在。

所以,华夷之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就是一个算不清的糊涂账,谁把它当真理才是真的傻子。

“……尔等汉人昔日鄙视蒙古人为异族,而今蒙古人又蔑称尔等为蛮子,如此相称,实在卑陋之极。如今天下一统,我华夏当为一家,任何妄判中外之徒,都是逆天悖理、无父无君的蜂蚁异类。”胤禛总结收尾。

弘书听得频频点头,深感认同,若不是场合不对,他都想给他阿玛奉上一条龙彩虹屁,这番话实在说的太和他心意了。

胤禛没有理会在旁边非常想当捧哏的儿子,依旧不忘初心地紧盯曾静:“你觉得朕说的对吗?”

曾静还能怎么说呢?事实上他中途就已经听蒙圈了:“对对对!您说的对!罪民愚钝……”巴拉巴拉地把自己骂了一通,然后车轱辘话地把胤禛和康熙夸了一回。

弘书听得只想打哈欠,好容易曾静说完废话了,他以为今天这场辩论就该结束了,却没想到,这才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他阿玛竟然把曾静造谣的关于他的二十七条大罪,挨个解释、逐一驳斥了一遍。

等到再次从刑部大牢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弘书饿的前胸贴后背,路都快走不动了,上了御驾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点心填肚子,一边自己塞一边招呼胤禛:“皇阿玛,饿了吧,给您,快吃。”

胤禛接过,斥他:“瞧你那饿死鬼投胎的样子,吃慢些,没人和你抢。”说完还示范了一下优雅的吃法。

我现在就是饿死鬼投胎!弘书一句不听,点心一口两个地往嘴里塞,很快就噎的直翻白眼。

胤禛无奈,将手边茶壶递给他,等他咽下去后,问道:“今日朕所说的那些,你可都听明白了?”

弘书有气无力地往嘴里塞着点心:“听明白了。”

这幅样子实在不能叫胤禛相信:“真明白了?那回去就今日朕谈论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唉,就知道,不论古今,‘出游’必写作文谈心得,弘书悄悄叹气,讨价还价:“这大过年的,我想多陪陪皇额娘,稍后些交行不行。”

胤禛瞪他一眼,还是答应了。

皇后病重,本就简朴的宫中年节礼仪更加简单,弘书得以和阿玛额娘过了一个只有小家庭的温馨春节。

过了正月初十,他才磨磨蹭蹭的写完作业去交,却没想到胤禛在看过他的文章后竟道:“写的不错,收录到《大义觉迷录》里吧。”

行……等等,收录到什么里?《大义觉迷录》?我没听错吧,这本书这么快就出来了?弘书瞪大眼,表示不可置信,这距离辩论过去才多长时间,阿玛不仅要处理国事,过年这几日在永寿宫陪额娘的时间也不少,他到底哪里来的时间把这本书弄出来的?!

“《大义觉迷录》?是什么?儿臣能不能看看?”弘书急道。

儿子想看自然没什么不可以,他本就是打算刊刻发行的,胤禛一边命人将初稿取来,一边道:“是朕命人整理的关于曾静一案中谣言的驳斥之语,朕打算命曾静师徒以此书为本,去各地宣讲。”

弘书拿到稿件后快速扫过,里面的内容都很熟悉,除了曾静的供词、悔过书,以及一些用来佐证的内廷记录,基本就是阿玛那日辩论所说的话形成的谕旨,不过用词更加书面而已。

大致看完之后,弘书看向阿玛,心中复杂难言。从情感上来说,他是理解阿玛、支持阿玛、甚至是敬佩阿玛的,毕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阿玛作为封建皇帝,面对造谣没有选择去解决造谣的人、毁尸灭迹捂嘴,反而选择出书与谣言刚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