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书记,这是房子的证明。”这是村里自己建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当初也就给了张纸证明,阮云枝一起把这张盖了红戳的证明给带了过来。 阮云枝上前一步开始向大家介绍,“咱们村里一共有100多户人家,村里原本的学校是初中,一共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的人数大约20人左右。我家一共有4个卧室,其中三个可以分别给每个年级当作上课的教室,还有一间则可以留作老师的办公室,用来给孩子们批改作业。至于院子,则可以作为孩子们课余时间活动的场所......” 几位干部跟着阮云枝的描述,仿佛已经能够想象出来,以后孩子们在这里上课的场景。窗明几净,读书朗朗,这里可比之前的学校环境好了太多。 几个村里的干部一同进到屋子里面参观了一下,虽然现在在阮忠孝一家手上房子弄得杂乱了许多,但忽略了摆放的东西之后,整个屋子的房屋结构和面积大小等方面还是符合他们对于未来学校的预期。几位领导对了一下眼神,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的确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当时在柳书记办公室里阮云枝提出的价格在财政拨款可以负担的范围之内,阮云枝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将桌椅板凳以及其他一些家具全都留给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在购置物资方面又可以省下一笔。 “我觉得这里不错。”一干部率先表态。 “不如我们投票表决,合适的话就先定下,后面再补流程。村里学校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另一干部说道。 阮忠孝听着几人的对话慌了,“什么?什么意思?什么老师批改作业?什么村里学校?” 这是他哥哥阮忠义的房子,和村里学校有什么关系? 旁边的围观群众一下子心里也有了猜测,仿佛明白是要干什么事了。 村里的学校已经用了许多年,每年都要修修补补,从外面看也是十分破落不堪,到了下雨天还漏雨。家长们把孩子们送去上学都有些提心吊胆的,一直听说要新建学校,但一直也没听说过建学校的后续。 有围观群众欣喜地问,“书记,是打算把云枝家改成学校吗?” “今天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个事,但具体要不要改还没有确定”,柳书记严谨地说,“今天正好你们也在这里,你们的孩子或者亲戚家的孩子以后也要在村里上学,你们也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 那感情好啊!围观群众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甚至有热心群众说,“书记,这里改建的时候俺可以来帮忙,不要工钱!俺闺女每天在原先那学校上学,一天天地提心吊胆的,太害怕了。” ——“书记,要不咱明天就开始吧?这种事儿不能拖啊?越早越好!” ——“俺也同意!” 而与此相反的便是阮忠孝一家。 阮云严年纪小,还沉不住气,眼看着大家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仿佛明天就要开始改建了,他忍不住说道,“不是啊等会儿,我们还住在这儿呢。这要是改了学校,我们住哪儿啊?” 围观群众笑着回应,“你住哪?你住哪都无所谓,反正这房子和你们一家什么关系都没有!刚刚云枝拿出来那张证明是谁的名字,你不知道啊?更何况,这房子当时盖的时候,你和你爹爷俩一点力气都没出,现在好意思说什么了?再说了,你们家也有屋子,你们当然是去住你们自己家了。” “就是啊,也不知道云枝同没同意你住进来,你们就拖家带口搬进来。还把别人屋里搞得乱七八糟,以前我来云枝家可不是这样的,有些人脸皮可真厚!呸!” 孙秀芳很理直气壮,骂道,“这房子也不关你事,你说什么话?再说了,村里学校漏雨,我家那屋子也老漏雨,村里学校不安全,我家房子那也好些年了,也不安全,那总不能天天提心吊胆地淋着雨睡觉吧。我们和云枝都是一家人,上面那是一个老祖宗,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给我们住住怎么了?” “你这人真是好笑,你们屋子漏雨那你们就修呗,还好意思说什么安不安全,自己舍不得花钱重新建,合盖你和阮忠义两个人分的东西,结果阮忠孝一个人全占了,自己占了便宜还嫌弃起来什么安不安全了。当时舔着脸非要占着老房子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多话啊。你要是真嫌弃,你就像人家忠义一样自己出钱重新建呗。自己不舍得花钱,毛病还这么多”,之前那大爷也不甘示弱,嗓门大的很,“再说了,这怎么和我们没关系,这和我们村里哪个人都有关系!这个地方是要改成村里的学校那就是整个村的大事。你现在非不让改,你就是和我们整个村作对。要是以后孩子在原来学校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给负责?” 当时阮云枝爷爷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栋老房子,原本阮忠义和阮忠孝兄弟俩都住在老房子里面,后来两人各自娶了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