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大伯家的陈灵出嫁,陈灵已满十六岁,嫁去不太远的另一个村上。燕回让菊花、陈康、陈健都去大伯家帮忙。嫁女是正日子前一天添妆,陈浩要在家读书,燕回和陈浩准备快吃席的时候再去。 燕回和陈陈之浩到的晚,该到的基本上都到了,院子里人声鼎沸。陈之浩一到就被里正族长们拉过去,大家儿知道他马上就要到府学读书,不免都要关心问候几句。 燕回来到陈灵的屋子,满屋的都是人,族里未嫁的姑娘人,婶娘嫂子们,还有一个皮肤偏白打扮得像城里人的妇人是燕回不认识的。 大家正在给陈灵添妆,农村人添妆是有什么添什么,有人添自己做的荷包、手帕,有人添两尺布头,也有人直接添几文钱的。 燕回一进屋,大伯母就拉着燕回的手,“燕儿啊,多亏你让家里的人来帮忙,他们可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让我们省心不少。” “大伯母,应该的,”燕回对于自己家的仨人会做事,心里是有底的,陈康诚实厚道,像头牛一样做事从不偷懒;菊花也是吃苦的,做事里里外个都是一把好手;陈健年纪虽小,做事却看到势头。 “燕回,就等你来了,眼睛都望穿了呀!”族长家的婶娘开玩笑着说,“你灵儿妹妹可盼着你呢,”一把把燕回娘拽到跟前,大家都笑成了一团。一贯心高气傲的陈灵儿倒流露几分羞涩来,燕回在她二哥结婚时就送了重礼,说她不盼望是不可能的,谁不想自己的嫁妆丰厚些?能得婆家多几分看重。 燕回只好随众人笑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盒子给陈灵,又顺着说了几句恭贺的话。 陈灵刚把盒子接在手里,就被族长婶娘抢过去打开,是一套纯银饰品,一对银钗,一对银耳环,一对银镯子,份量足足的,纯银的,花纹是新式的花开富贵。燕回准备这份添妆也是跟陈之浩商量过,直接添银两是最适用的,但到底不知道陈灵的婆家人习性怎么样,银两容易被婆家人挪用,最后还是决定添套全银饰品给陈灵。这份银饰花了五两多银子,后面给大伯家的上礼就准备少上些。 乡里人间添妆再多不外乎一根钗或一对耳环,那里见过这全套的纯银饰,大家都围着看,说这花纹样式新,说这份量足。燕回的这份添妆份量无非极重的,大家看过都不免直呼燕回大方,要陈灵赶快谢谢嫂子。 陈灵一直都看不上燕回,虽然这几年燕回把家里操持得很好,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但陈灵理所当然地认为都是浩哥哥的功劳。此时看到如此厚重的添妆,比起刚才白玉给的一对银耳坠不强了多少倍,也难免存了几份感激,对着燕回羞涩的道谢。 燕回对陈灵的感谢倒是无所谓,她愿意给重礼,不仅仅因为陈灵是大伯的女儿,还因为这些族人,陈之浩是在往仕途那条路上奋斗,她要让众人知道:只要族人亲近他们夫妻,他们是知恩图报,他们懂得礼尚往来的,以后族人也愿意站在他们身后。 燕回嫁给陈之浩也有三年,平常除非有事是不露面的,又从不闲话别人长短,而且燕回这几年把陈家操持得很好,大家都有目共堵,就连学堂学生的父母都全是夸赞燕回的,燕回在村子里名声不错。族婶们一年到头也难得看到她几次,见到她就要跟她说几句,拉着她坐在一处家里长家里短的。不一会儿,燕回就从她们的言语中,听出刚才屋里那个不认识的妇人就是白玉,知道她是白玉后燕回不免又多瞄了几眼,皮肤是白,人也长得不差,脸上涂着厚厚的妆,燕回搞不懂她皮肤好为什么还涂这么厚的妆,有点画蛇添足。要说她对白玉有什么想法那倒真没有,谁还没有过前任吗?只要与她家的人没有牵扯,就与她无关。 白玉这次确实有目的来姑妈家的,元宵的时候她看到顾东家和胡东家对陈之浩夫妻礼遇的模样,上去与顾东家和胡东家攀扯,不料别人除了客套外并无其它表示。她借这次陈灵的婚事专程来一趟,心想着能不能攀上几份旧情,让陈之浩跟顾家或胡家说说,让她达上一条线,从而改变她在王家的地位。从她一嫁进王家,王家基本上都是哥嫂的一言堂,公公婆婆都以哥嫂的意见为主,王家老二就是个除了吃喝嫖赌任何事都不管的。她嫁入王家两年多也没为王家生下一男半女,眼看着二房这脉越来越不被人看中,心里都想找个机会做些事情能让王家人高看她一眼。来到蓝溪村,看到陈之浩与燕回日子过得红火,家里还买了仆人,全村的人都对他们夫妻俩赞不绝口,心里除了后悔更多的是不甘。 村里人坐席没有非讲究男女分开的,只是大家习惯女人和女人坐一桌,男人和男人坐一桌,天气又不冷,席都开在院子里。燕回和几个族婶坐在一起吃席,婶娘们又问到她,浩哥儿去府学读书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燕回说都准备妥当了,初一我爹亲自送过去,陈健也跟过去。大家又夸她想得周到,说浩哥儿去读书不在家,她现在家里的事情也有人做,要她有空常走动。 陈之浩被几个族长,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