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献策(1 / 2)

您征战一生,经验丰富。还特别看好他,正好去帮帮忙嘛。”谢玄笑道。

“就你还教训刘裕不君子?你这副嘴脸和那小子刚刚如出一辙!”

谢玄嘿嘿一笑:“嘿嘿。说不定感情处好了,他真成了您的乘龙快婿呢。”

田洛斟酌一会,拍了一下扶手道:“也罢,既然都督大人发话了,我就舍了这张老脸,去铁壁营当一任副将。”

......

铁壁营的人员逐渐补充,刘裕也带着人沿着淝水岸边巡视了一圈。

三天后,谢玄军帐,谢玄和谢琰高坐上位,几位去巡视的北府军将领都已经归来,刘裕、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五位北府兵主要领军将领齐聚。

谢玄对众人问道:“对于氐秦的江防,你们有什么看法,能不能打?”

刘牢之出声道:“大帅,我觉得不太好打,秦军防守严密,淝水又不同于洛涧,强渡攻击的策略不太可行。”

其他人正要发表意见,谢琰出声道:“今日晨间收到来自建康的消息,皇帝驾崩了。各家正在处理皇帝后事,新皇之位已经定下,是皇四子桓熙。”

刘裕闻言拱手道:“那建康朝廷对战事有什么看法吗?”其实他主要是问谢安对战事的看法,毕竟北府兵算是谢氏的私兵,帐中的所有人都和谢氏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

谢琰道:“朝廷意见不是很统一,有人认为新皇刚立政局不稳,不宜再次开战,秦军百万粮草不足,拖个一年半载胡虏必退。”

谢玄道:“也有人觉得该战,我军士气正盛,敌军新败。若等苻坚人马集结,长江以北必然难以抵挡。所以尚书令把决定权交给了我们,根据前线实际情况决定。”

这下帐中的人都已经心中有数,应该是谢氏高层对这件事情起了分歧,至于朝中其他高门,在北府兵的事情上影响力不大,因为楚国的重兵还是放在长江以南的。

谢琰的意见应该是代表谢万,谢玄的想法应该和谢安一样。谢石举棋不定,所以没有出现在大帐中。

这下何谦和诸葛侃本来主战的意见也不就不好再发表了,只能将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禀告。

在进入帐中之前,其实五位将领已经交换了意见,刘裕,何谦和诸葛侃三人认为能战,而刘牢之,高衡这两个一直担任前锋的猛将反而觉得没把握。

听完其他三人的汇报,谢玄问道:“德舆,你的意思呢?”

刘裕斟酌半晌,最后拱手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老师,我认为应该战!”

“为什么?”谢琰问道。

刘裕伸出手指道:“师叔,我认为该战有三点原因。”

“第一,我军新胜士气正隆。而秦军新败,而且是惨败。此时必然人心不定。若等秦军缓过这口气来,再想进攻可就难了。

第二,如同朱序所言,秦军现在还未集结完毕,真正进入我朝疆域的只有符融这一部,还有与桓将军对峙的慕容垂一部。一旦等益州,还有彭城的军队全部南下,我们只能退回江南。秦军士气必定恢复,”

刘裕伸出第三根手指,语气郑重道:“第三,长江不可守!也守不住。守江必守淮。如若放弃淮水一线,我朝撑不了几年就会败亡。”

前两点谢玄都明白,但是刘裕说长江不可守,这话勾起了他的兴趣:“江水绵延千里,且水量充沛,不可不谓天险,你居然说长江不可守?”

这就是知识上的差距了,非人力可以弥补,谢玄这个时代没有经历过什么江南长期割据,最长的也就是汉末孙吴,自然认为长江是天险,完全能够阻挡北方政权的征伐。

但是刘裕不同,历史课本上多少南北割据的实例写的清清楚楚,守江必守淮,所有放弃淮河一线的南方政权无一例外,全部在十几年之内灭亡。

刘裕回道:“老师说得没错,长江确实水量充沛,可以称之为天险,但这是对于不善水军的势力来说的。一旦秦军获得水军加持是个什么样子?

如曹操当初降服刘表的水军,立刻化天堑为通途大军逡巡于大江之上,可择数千里之任何一处,浮江而渡,如何防备?再以长江为依托,顺流而下,粮草,兵马供应不绝,又如何图存?

要不是周瑜在赤壁一把大火,东吴早完了,哪里来的三足鼎立?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受到群臣反对,可是依靠益州编练的水军,依旧攻灭了东吴。

秦军现在水军不行,可是两年后,三年后呢?还不行吗?到时候就算我们有百万大军,又如何防备几千里长江呢?”

刘裕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让帐中鸦雀无声,各自思考。

半晌之后,刘裕的话应该是打动了谢琰,开口问道:“德舆,如今秦军在淝水对岸陈兵,江防稳固,我们如何能打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