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语回头,叫她的人是周禹京。 他下了舞台,就换了行头,戴着鸭舌帽和口罩,身上一水的黑色,凸显得腿又细又长,比镜头里看直观得多。 助理不远不近地跟在他后头——钟语据此立即认出来的。 “周老师,你还没走啊?” “钟老师,你叫我小周就好。” 周禹京又问她:“好喝吗?”他指指她手中喝空一半的奶茶。 钟语微笑,“很好喝,谢谢你。” “钟老师,我今天还OK吗?”周禹京说,“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综艺,我特别紧张。” 她官方地说:“十分出色,导师和观众都很认可你的表现,我们期待看到下期你更精彩的舞台。” 才出道不久,迅速崛起,除了个人实力的因素,自然有公司扶持的原因。 央视之外,国内有四大卫视,海城卫视当属其一。一个老牌电视台即使有式微迹象,旗下的综艺也不会邀请毫无背景的艺人。毕竟是流量当道的时代。 周禹京背靠一家大型娱乐公司,因他发展势头好,很是捧他,即使他表现再烂,也有人为他买账。 不过她说的不完全是客套话。 助理跟周禹京低声说了句什么,他说:“钟老师,我先走了,下次见。” “哦好,再见。” 同事远远地见了,走过来,问:“你和周禹京认识?” “不熟啊,就讲过几句话。这小孩有礼貌,跟我打声招呼而已吧。” 同事笑,“刚刚周禹京上台,那些观众的尖叫声快把天花板都给掀了。那腰,那腿,啧,要是我年轻个几岁,我也会迷得不行。” 钟语说:“老咯,追星追不动咯。” “你进台前也追过?谁啊?” 电视台没有明令禁止工作人员追星,粉个演员、idol什么的,也无权干涉。只不过工作么,不好带私人情绪进来,那种脑残粉、狂热粉会被筛掉。 钟语说:“一个男演员,不过前两年他结婚,就渐渐淡出大荧幕了。” 同事脱口而出一个名字:“宁铮啊?” “是啊,”钟语晃了晃杯子,确认喝空,还有点意犹未尽,她抹了把后颈,开始觉得倦了,“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他家大业大的,进娱乐圈有点玩票的意思。” “当时他官宣结婚,我还以为他被迫家族联姻呢,后来又见狗仔拍到他俩出国旅游,分明恩爱得很。” “唉,”钟语重重叹气,“你就别提我的伤心事了。” 同事乐了:“怎么,你是女友粉啊?” “不算吧,那么好一张脸,不在荧幕里多活跃几年,不是好可惜吗?你看,现在大半年过去,还没听说他进组。” 早期的宁铮跟周禹京路子有点相似,老天赏饭,年少成名,公众面前,都是高冷话少的类型。 不过一个专攻荧幕,一个主打舞台。 宁铮二十多岁入的圈,那会儿演了个冷面男二,没有任何感情线,但直到现在,仍不乏有人乱嗑他和男主、女主、男三的CP。 后来,他拍了霍添导演的《凝香》——一部爱情悲剧片。他演的是一个长相俊秀的哑巴,戏份不多,但人设极其疯批,即使电影因尺度问题遭下架,也不妨碍这个角色让他真正出名。 钟语之前迷他迷到什么程度呢,逢他出刊,刊刊必买,凡是在经济能承受范围内的代言,样样不落。 还有,她拉着陈应旸去电影院看了好几部他的电影。 两人边聊着宁铮,边走回去收尾,然后下班了。 海城大抵是个只有春夏冬三季的地方,国庆后才降的温,再看现在不到二十度的气温,估计离入冬不远了。 钟语的手出来没多久就没热气了,恰巧电视台外有位大爷卖烤红薯,她去挑了一个大的,大爷给了她一只塑料勺子。 红薯烤得微焦,皮薄,轻轻一揭开,蜜一般的香气混着热气扑面而来。 她挖着吃,在车站等着车来。 没有直达的地铁,但公交车也很方便,四站路的事。 钟语想起,上大学时,宿舍有一项莫名的“迎冬仪式”,就是四个人买一大袋糖炒板栗和烤红薯。 就像夏天要有冰西瓜,冬天也要有这两样。 她的意识里,类似的搭配,还有陈应旸身上总是带着各种糖,从巧克力,棒棒糖,到溜溜梅。 钟语又记起郑熠然,之前说要晚点找他来着。 她拍了拍他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