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武侠修真>沉沙> 一百五十一、穆穆皇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五十一、穆穆皇皇(1 / 3)

建武二年七月初一,正是大朝之日,适逢江州频传捷报,朝会之上的气氛便也不似先前那般沉闷压抑。

在西线军中的使者详细报过王肃余党困守姑孰的战况后,太子卫琰便自称遵从皇帝之命,得陈皇后之首肯,命殿中侍立的中书侍郎起草封赏擢拔之诏书,并告之于群臣。经此一事,慕容临因及时通禀机要并远赴荆州攻破敌军后方,在原散骑常侍一职外,又由丹阳尹迁为尚书左丞,主台内禁令及祭祀礼仪、署吏选用、给假;荀峤与白懿行因战功居于首位而各获县侯封赏,白懿行又加西中郎将、荆州刺史,并都督荆州诸军事,正式接手了权力真空的荆州军。

其后,吏部诸官考量中朝旧事,以为在洛都藩王争权之时,苏敬则所获齐王朋党罪名本是罗织而成,又因其在此战中弃暗投明、传递军情的功劳,便有意仍复其中朝旧职。只是因江左廷尉寺中已无阙职,便在鸿胪寺卿荀越的陈词之下,拟将其复擢为鸿胪寺少卿,另又赏财帛宅邸,不必尽述。而因战事顺利,朝廷自然也并不追究谢长缨的那一次抗命之举,仍由她领下了中垒将军一职,却在太子着意封赏京郊田亩时婉言谢绝,以喜好僻静为由,改做了封赏京口圌山下的未垦田地。

此外,一干协助朝廷大军攻伐荆州的州郡长官,与响应朝廷集结部曲的世家子弟也依照功劳大小皆有封赏,而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们也大多得了抚恤,诸如顾荣、荀越等人皆得以升任八公、录尚书事,只待七月中时便可就任。

待封赏擢拔的详细事宜将将定下后,五兵曹的尚书郎却在内侍与通事舍人的通传引领之下,匆匆登上了太极殿。他依礼郑重下拜,口中诵过赞词后,朗声道:“太子殿下、中宫殿下,青徐边境的斥候方才传来战报。”

殿中百官一时噤声,端坐珠帘之后的陈定澜神色未改,而卫琰颔首道:“战报如何?速速呈上。”

“二位殿下,”尚书郎再次叩首而拜,字字句句说得分明,“五月十九日,昭国伪帝便联幽州拓跋部发兵,与辽西段氏战于范阳。及至一个月后的六月十九日,辽西王不敌胡虏攻势,开蓟城城门请降。”

太极殿中虽仍旧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一些臣子却已是私下里暗暗交换起了眼神。

当先出列进言的便是尚书右仆射赵雍,他在开战时便依靠出身荆州的优势从旁献策进言,只待本月中便可依诏命再加金紫光禄大夫之衔:“太子殿下,辽西王四五月时尚向我大宁朝觐修好,不过一月便霍然转投敌营。臣以为,如今看来,当时辽西王遣使南下的真正用意,恐怕实在有待商榷。”

而吏部侍郎张鸣亦是随即附和:“臣亦觉右仆射此言在理。库莫奚段氏一族终归非我族类,有高车、西羌之例在先,便当知其强必寇盗,弱而卑服,正所谓‘戎狄志态,不与华同’,不顾恩义为其天性。此番意外若仅仅是辽西王反复无常尚且无妨,但若是他有意遣人以修好朝觐为名刺探秣陵虚实,恐怕情势不妙。”

“二位此言未免杯弓蛇影。”顾荣却是淡淡地瞥了两人一眼,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莫忘了辽西王的使者五月末方才离京,彼时伪帝已调兵攻伐范阳,而辽西王尚不知大宁有意与段氏合作,此后大宁境内亦生战事无暇顾及,辽西王想必便是由此而降。辽西王诚然有负故国,却也不必如此曲解其意,只据实而言便可,否则,岂非显得大宁治浅褊狭?”

此言一出,便又引得素来不偏不倚的几位清流之臣附和上奏。

谢长缨听着他们长篇大论的争辩,不觉在心中暗暗一叹,神思已然渐渐地飘向了别处——若说太子或是皇后在下诏开战前不知辽西战事的消息,至少她是不会信的;至于如今,辽西归附昭国已成定局,与其在此以言辞攻讦异族,倒不如将身为天下正统的做派拿得足一些,总归看起来不致太过可笑。

不过,既然大宁与辽西的合作已然告终,倒是可以趁机推行一些其他的事……

这样想着,谢长缨便不觉微微侧了侧眼眸,看向了不远处的苏敬则。他似乎正在认真地斟酌着每一方的陈词,片刻后方才察觉到了谢长缨的目光,微微蹙着眉头向此处瞥了一眼。

谢长缨唯有收回了目光,依旧垂首而立。

偏偏是在此时,珠帘后的陈定澜抬眸看了过来,不紧不慢地发问:“谢卿也是与伪帝胡虏交过手的人,不知可有何见解?”

不曾想会在此刻被特意点出,谢长缨不得不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行礼道:“二位殿下,臣以为木已沉舟,何必再争论此事对错?依臣之浅见,当务之急或许应是尽早巩固江淮西藩之地的防线,此外……”她暗自斟酌了一番,最终只是说出了一番委婉的引导之辞:“大宁国中不幸,屡有内乱,如今方才有了安定之象。臣以为,同样需要抚慰南渡侨民,定其愤懑之心,以免他们生乱。”

陈定澜对她的这番话似是颇为认同,淡淡地笑了笑,又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