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联系的本土销售渠道,全是之前托赵喆的福,算是本地人脉圈子里的,但那些全国乃至世界连锁的超市,还有沪市其他的连锁便利店,上次可有不少没来参加订货会。 现在肯定有一些消费者去询问过有没有米亚卤料包了,之前采购了的超市和便利店的销售情况一些敏感的零售商可能也有关注到,现在去联系他们,新的订单谈下来的可能性非常大。 产能扩大的问题在廖鸿彬的提醒下,徐京墨也一直比较注意,沪市主城区销售市场的打开,后续的产品供应一定要跟上,首先要确认生产部和简兮那边会不会有问题。 简兮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原液配置并不麻烦,而且她之前配一次就能满足之前一个月的量,当时配的量对于简兮来说还很轻松,再来十份都没有额外的任何负担。 现在大概就是之前量的五倍,仍旧一个月一次就能搞定,后面要是再需要增加产量一个月两次也基本应该可以搞定了。 生产部那边,从订货会订单签订到一定量之后,京墨就开始让人事那边开始招人,先是优先公司内部想要转岗过去的普通职工,毕竟生产部门非常重要,老职工经过考验更加可靠,虽然生产部可能辛苦一点,但收入也是明显比保洁等相对轻松的工作要增加不少,所以有一部分人申请了转岗。 到现在,米亚公司的招聘都还没有停止,生产部门从之前的十来个人增长到了四十个人,之前装配了两条生产线,现在十条生产线全部装配完成生产米亚卤料包,如果后续订单再增加,需要给人员排班,增加生产线的运行时间,甚至周末可能也会继续生产。 根据估计,这样满足沪市市场的需求应该问题不大,毕竟米亚卤料包是有一定的复购周期的,但厂房扩建也是需要考虑的事情了。或者可以不再继续扩大沪市的厂房,寻找周边省会地区建立更大的工厂,开始谋划向外发展。 各部门负责人先是一起讨论过,之后三人又和廖鸿彬聊了聊,最终决定还是在周边省份建立一个起码能供应国内大半市场的厂子,当沪市市场开发后,就不再走线下发展的路线了,先把线上的路子打通,之后再考虑全国的线下销售渠道的建立。 当然这是建立在米亚卤料包产品的优秀程度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直接避免了跟两大调料巨头冲突的问题,某守义和某锦记都是跟米亚这个产品有同类竞品的,不同于其他的饭扫光、橄榄菜什么的这类市场他们原本没有产品,这些小众产品突然某个品牌做起来他们虽然受到影响但有些产品考虑到市场潜力较小的问题,他们也就算了。 米亚生产的卤料包可以说是大多数国人都会需要一类产品,与全国所有的线下零售商关系良好的这几个品牌会坐以待毙么,会不会联合起来抵制米亚卤味的冒头?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们想着要借助赵喆的人脉,找到沪市本地的便利店和超市寻求订单的原因之一。 这类粮油调料产品更为注重线下销售,那米亚卤味就在他们的薄弱环节做突破就好,一旦消费者发现米亚卤味是一个好选择后,去哪儿买就不是限制米亚卤料包销量的主要问题了。 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后,大家把目光收回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郑诗雯拿下沪市更多的订单以及合理的在员工承受范围内增加产能。 剩下的工作,简兮需要承担的不多,每月预定的肘子定时完成,原液产量保证一定的储备量,就这两项,比较轻松但不可替代。 简兮和郑诗雯现在在沪市又成为了室友,连着拐跑了两个妹子,简兮现在都不敢在潭州多呆,欧琳接手了郑诗雯在潭州的发货工作之后还顺便成了自己的代理监工,时不时帮自己去亚米卤味店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