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瑞从京城出发,日夜兼辰地赶路,终于在五月二十四日抵达永昌,他下了马,站在地面上,腿都因为长时间骑行而发抖。副官一个劲儿劝他到:“将军,您先歇一歇,明日再去傅总兵那里罢。” 明瑞拒绝道:“不行,傅灵安病得越来越重,他的亲兵给我写信,说他在回永昌之前已经没法骑马,只能坐着软轿子前行,如今到了卧床不起的境地了,我怎么能到明日再去看望他。”说着,不顾自己已经麻木的双腿,一瘸一拐地往傅灵安的住处赶。 副官陪着明瑞到了傅灵安的住处,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几个家人守在床前,面带愁容。而傅灵安已经神志不清地倒在床上,头发散乱,面孔青白的,没有一丝血色,额头却在发烫,明瑞看着,一颗心瞬间乱了,问周边人道:“大夫何在?” 一个看上去老秀才模样的人站出来,颤颤巍巍地行礼“奴才见过大人…” “你…”明瑞皱着眉头打量他“你是大夫?” 老秀才看着明瑞的神色,紧张地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一旁同出富察氏的傅景对明瑞解释道:“傅总兵在云南旧病复发,仍强撑着骑马,后来实在不行了才坐着轿子回永昌来,云南那地方您也知道,没什么好大夫,回了永昌也没寻到好医生,问遍了全城,也就这个老秀才说自己读过几本医书,平日在乡里给人看病,对治疗瘴疠很有研究,便这几日请他来看,傅总兵吃了几次他的药,热度倒稍稍退了,像是好转些了…” “真的吗?”明瑞稍微放下了点心,他上前摸了摸傅灵安的脸颊,觉得还是隐隐发烫,便把老秀才叫过来,问道:“傅总兵这病如何了?” 老秀才道:“回大人的话,总兵这病沉疴已久,加之他一路劳累行走,便旧病复发,本来也是极重的症状了,加之在云南没有及时诊治,又在路上染上了瘴气,于是病得更加凶险了…” 明瑞听得心头发沉,问道:“那这病你治的有无把握?” 老秀才伏地磕头,声音紧张得发抖:“奴才不才,拼尽一身本事能保着总兵大人熬到现在,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若说是将他治好,只怕无能为力啊…” “胡说!”明瑞一下子站起身来,厉声道:“他才刚满三十岁,身子一向强健,怎么会治不好,别是你医术不行,随便扯了话来糊弄我。” 老秀才“砰砰”磕头,连声道:“奴才不敢啊,就是借奴才十个胆子,也不敢糊弄大人啊…” 明瑞看那老秀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磕得头都破了,血滴滴答答地流了一地。心里慢慢冷静下来,知道他没说假话,便摆摆手让他起来,又道:“那如今他在吃些什么药?” 老秀才抹了把脸,回道:“奴才诊脉后,发现总兵已经得了疟疾,寒热往来,时时作呕,下痢,便斗胆调用了小柴胡汤来用,只是观其虚热上泛,夜里盗汗,气喘,便想再加一味青蒿来用,只可惜永昌并无这味药…” 明瑞此时已经恢复了理智,他望着老秀才张皇的面色,温和道:“我会恳请皇上赐药过来,只是劳烦先生多上些心,保吾弟无虞。” 老秀才立刻道:“实在不敢当,奴才竭尽全力便是。”之后便退下去到另外一个屋子里去拟方子了。 明瑞伏到傅灵安床边,见他昏昏沉沉的睡着,一会儿热得满脸淌汗,一会儿又喃喃地喊冷,明瑞帮他换了一床被汗浸湿的被子,又亲自绞了冷毛巾敷在他额头上,这时候家人端了熬好的药进来,明瑞接过来,轻声唤了一句“瑶林,起来喝药了。” 瑶林是傅灵安的字,因为他从小就生得白净,如同傅粉何郎一般,因此取了瑶林玉树中的“瑶林”一词为字,赞美其容貌之美。亲近些的兄弟,朋友都那么叫他,明瑞与他一起讨伐大小和卓的时候也那么叫过他,他却红了脸,推辞道:“二哥快别那么叫我了,还是唤我老十四罢。” 傅灵安听到声音,嘴里微微应了一句,手指动了一下,却没有力气睁开眼睛。明瑞见了,心里一阵难过,他用小勺子撬开来傅灵安的嘴,勉强喂他喝了小半碗药,就觉得他咽不下去了,汤药只在喉咙里响,于是停下来给他擦擦嘴,对旁边伏侍的家人道:“罢了,等他醒来再吃罢。” 家人收拾了药碗,勺子,正要下去,明瑞又嘱咐道:“你们这样服侍着也累了,先到旁边的屋子里去休息一会儿吧,我在这边守着他就可以了,若是有事我就喊你们。” 家人们熬了几夜,俱是眼下乌黑的,不过是念着主人家原先对自己的好,强支着一口气在硬撑着罢了。听了明瑞的一番话,纷纷感激涕零,遂一一谢过他,便都到侧房去睡了。 明瑞便趴在床头陪自己的堂弟,他马上跑了一天,也是累透了,还没等月亮升起来就不知不觉的伏在床沿上睡过去了。 傅灵安是半夜醒来的,他出了一身汗,衣服被子